| 归来故乡见亲族,田园半芜春草绿。 明烛重燃煨烬灰,寒泉更洗沈泥玉。 载持巾栉礼仪好,一弄丝桐生死足。 出入关山十二年,哀情尽在胡笳曲。 |
| 西山多奇状,秀出倚前楹。 停午收彩翠,夕阳照分明。 吾师住其下,禅坐证无生。 ②结庐就嵌窟,剪竹通径行。 ③谈空对樵叟,授法与山精。 日暮方辞去,田园归冶城。 ④ |
| 疎林拂拂见旌旗,短镫翩翩度翠微。 十里好山供客醉,一犁春雨劝农归。 水流花出红成队,麦雨天连绿打围。 投老田园今晚矣,不须五十始知非。 |
| 平生不省问田园,白首忘怀道更尊。 已上印书通北阙,稍留冠盖饯东门。 冯唐老有为郎恋,疏广终无任子恩。 今日荣归人所羡,两儿腰绶拥高轩。 |
| 土润如酥麦已鞭,社公满意作丰年。 吹筒挝鼓儿童竞,宰肉分膰父老专。 欲事田园供岁课,未甘花鸟老春烟。 客中不饮聋何害,正厌夜窗啼杜鹃。 |
| 羞问胡奴乞米炊,君恩朴断老儋祠。 蚤赓殿阁微凉作,晚课田园杂兴诗。 洛下共游无在者,岩头末句欲传谁。 天公别有相裨补,素发星星两鬓垂。 |
| 浮名一蹭蹬,万事付莽卤。 惟余田园心,尚欲学老圃。 空庭春雪尽,平地灌膏乳。 买花门前翁,栽插粲可数。 种之未浃日,昼夜风卷土。 真须学抱瓮,敢信春必雨。 隔墙见藜藿,气欲陵栋宇。 彼独谁使之,时来遽如许。 |
| 地上翻瓢,眉间挂剑。 古道虽微,恶声难掩。 穷则通,通则变。 倒跨杨岐三脚驴,踏破山前祖父田园,一片两片,四五六七片。 千丈悬崖弄险巘,草鞋修整已多时。 秋风偿尽皮毛债,散步闲云快活戏。 |
| 百岁自逆旅,微官更周流,应知归来乐,不减万户侯。 渊明一县尹,折腰憎督邮。 松菊绕东篱,田园事西畴。 素琴酌樽酒,稚子相献酬。 朱侯青云士,颇复有此不。 方为功名驱,乃与贤达侔。 筑堂寄閒暇,笑谈指林丘。 蕉黄间荔丹,蠔山荐新篘。 嗟我实休人,市朝亦淹留。 因君动佳兴,拟作汗漫游。 |
| 田园亡失后,儿女长成时。 救急终无策,纾忧漫有诗。 数年为去计,今日是归期。 把酒东篱处,黄花剩几枝。 |
| 五老重湖一腐儒,强令随牒应时须。 杜陵身世霜前鬓,陶令田园雨后芜。 梅菊满怀忧岁晚,松楸关念怯春濡。 知音自是调元手,乞与还山护命符。 |
| 一年年觉此身衰,一日日知前事非。 咏月嘲花先要减,登山临水亦宜稀。 子平嫁娶贫中毕,元亮田园醉里归。 为报阿连寒食下,与吾酿酒扫柴扉。 |
| 倚海楼栏许养痾,田园挂梦领谁何。 药香断续鼠为伴,兵气沉浮鸟不歌。 自警痴怀虞夏没,犹擎大句杜韩多。 至人息踵滋灵液,宛挺孤松悦涧阿。 |
| 维古修竹乡,君子世此居。 厥壤既宜竹,种竹环其庐。 根不取马箠,笋不供盘蔬。 永保岁寒盟,子孙乐只且。 老夫何当曳长裾,一窥旌节旧门闾。 华亭岂羡扬州鹤,松江自足冯驩鱼。 田园伏腊颇有余,竹中明灯夜读书。 |
| 岁交冰未泮,地卑海气昏。 子有京师游,始发吴阊门。 新黄含远林,微绿生陈根。 诗人感时节,行道当忧烦。 古来濩落者,俱不事田园。 文如金石韵,岂乏知音言。 方辞郡斋榻,为酌离亭樽。 无为倦羁旅,一去高飞翻。 |
| 不识平源太守,向来水北山人。 世间功业谩亏成。 华发萧萧满镜。 幸有田园故里,聊分风月江城。 西湖西畔晚波平。 袖手时来照影。 |
| 得禄从高第,还乡见后生。 田园休问主,词赋已垂名。 扫壁前题出,开窗旧景清。 遥知贤太守,致席日邀迎。 |
| 一世竞荣利,纷若空中花。 蚤作田园计,人生会有涯。 |
| 今日椒花颂,无能献老亲。 自怜垂白发,不敢着乌巾。 牢落田园兴,微茫海国春。 话言儿女辈,清苦莫辞贫。 |
| 秦地瓜分侯已故。 不学渊明,种秫辞归去。 薄有田园还种取。 养成碧玉甘如许。 卜隐青门真得趣。 蕙帐空闲,鹤怨来何暮。 莫说蜗名催及戍。 长安城下锄烟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