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山灵本是爱山农,况是登临重复复。 海水浮来多怪石,云霄上接有高松。 忘情浅浅溪中鸟,不雨深深洞底龙。 带甲如今满天地,烟霞合此寄高踪。 |
| 平生吾子最知心,巴陇飘零岁月侵。 万里喜闻身尚健,五更惟有梦相寻。 插花意气狂如昨,中酒情怀病至今。 共约暮年须强饭,天台庐阜要登临。 |
| 绝顶楼荒旧有名,高皇曾此驻龙旌。 险存道德虚天堑,守在蛮夷岂石城。 山色古今余王气,江流天地变秋声。 登临授简谁能赋,千古新亭一怆情。 |
| 江北江南形胜地,忆伤游子少年心。 无波分杨柳边碧,月带蔷薇笑里阴。 铁瓮只今虽料理,金山久已罢登临。 寄声瘗鹤岩头字,莫厌龙蛇万里深。 |
| 越上今为客,息肩春树林。 啼鹃归梦断,落日旅愁深。 诗纪珠编史,琴传千古心。 会须重过此,禹穴一登临。 |
| 古洞云封山正阴,攀藤负石此登临。 双峰削剑雄中外,五老当头壮古今。 入室颙瞻先圣像,登台惭愧昔时心。 十年梦寐今方见,终老生涯只处寻。 |
| 晓入麻姑瑞气浮,羽人重喜故人游。 鹤从仙仗归丹穴,药种灵苗满旧洲。 乔木老含春色澹,夜溪寒带月光流。 登临已觉凡尘少,何必区区慕虎邱。 |
| 白云深锁沃州山,冠盖登临众仰攀。 松径风清闻鹤唳,昙花香暝见僧还。 玄机隐隐应难觉,尘事悠悠了不关。 兴尽凡缘因未晚,裴回依旧到人间。 |
| 秦望山头自夕阳,伤心谁复赋凄凉。 今人不见亡吴事,故墓犹传霸越乡。 雨打乱花迷复道,鸟翻黄叶下宫墙。 登临莫向高台望,烟树中原正渺茫。 |
| 黄岳雄姿振千古,百年九度此登临,目空云海千层浪,耳熟松风万古音。 (以上作于1982年8月) |
| 楚城日暮烟霭深,楚人驻马还登临。 襄王台下水无赖,神女庙前云有心。 千载是非难重问,一江风雨好闲吟。 欲招屈宋当时魄,兰败荷枯不可寻。 |
| 殊方令节也堪怜,可咏江涵雁影篇。 买得紫萸虚市里,种成黄菊小池边。 相逢便是华胥国,一醉宁惭玳瑁筵。 何必登临追旧俗,南山秋气自超然。 |
| 层楼危构出层霄,把酒登临客恨饶。 草色不羞吴地短,雁声空落楚天遥。 江山如画知豪杰,风月无私慰寂寥。 六代繁华在何处? 败红残绿野萧萧。 |
| 茱萸满把半青红,强拟登临少客同。 碧树池塘秋色里,黄花时节雨声中。 官閒觅句能消日,酒薄看山尚怯风。 高李故人今健否,一樽怀古意无穷。 |
| 沮水嶓山名古今,聊将行役当登临。 断桥烟雨梅花瘦,绝涧风霜槲叶深。 末路清愁常衮衮,残冬急景易駸駸。 故巢东望知何处,空羡归鸦解满林。 |
| 新晴天状湿融融,徐国滩声上下洪。 极目澄鲜无限景,入怀轻好可怜风。 身防潦倒师彭祖,妓拥登临愧谢公。 谁致此楼潜惠我,万家残照在河东。 |
| 何人可与话登临,徒倚危栏日又沈。 千古苍茫青史梦,一年迢递故乡心。 天无雨雪梅花早,地有波涛雁影深。 为是夫差旧台榭,愁来不敢越人吟。 |
| 远郡皆言不易为,如君才术总相宜。 弹琴自可安甿俗,长策何须事外夷。 一水湖湘连网罟,满田禾稻映山埤。 到来几许登临兴,五岭人归说与知。 |
| 衰柳疏疏苔满地。 十二阑干,故国三千里。 南去北来人老矣。 短亭依旧残阳里。 紫蟹黄柑真解事。 似倩西风,劝我归欤未。 王粲登临寥落际。 雁飞不断天连水。 |
| 一上危梯一解颜,重岗复岭四周环。 山川尽出登临外,天地都归俯爷间。 飞鸟直随双目断,游云长与片心閒。 文书了却无余事,日午须来日落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