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春风吹尽秋光照,瘦减初黄。 改样新妆。 特地相逢只认香。 南台九日登临处,不共飞觞。 镜里伊傍。 独秀钗头殿众芳。 |
| 湘山峻刻湘流深,中有骚人愤世音。 吊古自为吾辈事,宦游端识故人心。 别来未有音书至,岁晚勿令霜露侵。 闻道元戎今仲举,定除尘榻伴登临。 |
| 北登渤澥岛,回首秦东门。 谁尸造物功,凿此天池源。 澒洞吞百谷,周流无四垠。 廓然混茫际,望见天地根。 白日自中吐,扶桑如可扪。 超遥蓬莱峰,想像金台存。 秦帝昔经此,登临冀飞翻。 扬旌百神会,望日群山奔。 徐福竟何成,羡门徒空言。 唯见石桥足,千年潮水痕。 |
| 诗人如不颂,谁识太平心。 石老碑文古,庭荒蚁穴深。 白云生绝壑,斑竹锁疏林。 行客自南北,青山共古今。 登临寻胜迹,望望日西沉。 |
| 昔闻流水操,想见流水音。 况复山泉声,声自如鸣琴。 可笑山中人,强作碧沼深。 暗流不复鸣,遗声杳莫寻。 近闻石钟山,苏辨正古今。 郦元与李渤,地下当噤喑。 惜乎不闻此,使我徒登临。 道人笑谓余,胡不求琴心。 何劳弦上声,况此非徽金。 |
| 江上青山山上泉,酌泉烹茗白云间。 长官不扰民无讼,共喜登临一日闲。 |
| 诸公长者郑当时,事事无心性坦夷。 但是登临皆有作,未尝相见不伸眉。 生前适意无过酒,身后遗言只要诗。 三日笑谈成理命,一篇投吊尚应知。 |
| 春江一望微茫。 辨桅樯。 无限青青麦里、菜花黄。 今古恨,登临泪,几斜阳。 不是寄奴住处、也凄凉。 |
| 西塞烟痕向晚横,登临聊复上重城。 湖边匯泽流千派,望里长峦翠一桁。 归楫江皋频错认,怀人天末最关情。 散愁商隐还乘兴,只恐风波愁转生。 |
| 登山临水送将归。 悲莫悲兮生别离。 不用登临怨落晖。 昔人非。 惟有年年秋雁飞。 |
| 羁怀索寞苦难禁,赖有良朋与盍簪。 同志自怜今日少,知心谁复似君深。 哦诗喜得江天句,把酒愁分岁暮襟。 莫恋故山乖素约,春来准拟共登临。 |
| 万航如凫鷖,一水如虚空。 此地接元气,压以楼观雄。 我来自中州,登临眩冲融。 白波动南极,苍鬓承东风。 人间路浩浩,海上春濛濛。 远游为两眸,岂恤劳我躬。 仙人欲吾语,薄暮山葱珑。 海清无蜃气,彼固蓬莱宫。 |
| 千里相从愧子心,未堪归路马駸駸。 更能作意怜衰病,肯後重来道古今。 三岁有期看一举,百年聊待到千寻。 行逢净社论余习,为说登临久废吟。 |
| 乞得身归荷圣时,登临筋力未全衰。 楚祠草合三叉路,隋寺苔侵半折碑。 孤店不妨乘月宿,扁舟频为看山移。 红麈冠盖真堪怕,还我平生白接篱。 |
| 鹫岭春光遍。 王城野望通。 登临情不极。 萧散趣无穷。 莺随入户树。 花逐下山风。 栋里归云白。 牕外落晖红。 古石何年卧。 枯树几春空。 淹留惜未及。 幽桂在芳丛。 |
| 饭了从容人岂知,一江风月入新诗。 登临莫负野望处,更看冷云堆浦时。 |
| 日月跳丸,光阴脱兔。 登临不用深怀古。 向来吹帽插花人,尽随残照西风去。 老矣征衫,飘然客路。 炊烟三两人家住。 欲携斗酒答秋光,山深无觅黄花处。 |
| 帘移碎影,香褪衣襟。 旧家庭院嫩苔侵。 东风过尽,暮云锁,绿窗深。 怕对人、闲枕剩衾。 楼底轻阴。 春信断,怯登临。 断肠魂梦两沈沈。 花飞水远,便从今。 莫追寻。 又怎禁、蓦地上心。 |
| 龟峰琬琰翠成堆,轩槛前当秀色开。 此地登临比图画,与君谈笑继樽罍。 传闻佳景无时乏,依旧清江不断来。 今日关河隔千里,相逢何处少徘徊。 |
| 春色还如旧,吾生愧此心。 功名嗟晼晚,时序忆追寻。 万国豺狼满,重城草木深。 西湖真赏处,空想旧登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