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高亭四望与天开,乘兴登临亦快哉。 胸次如公无滞念,时时只合眺崔嵬。 |
| 踪迹怜身拙,登临纵目频。 江山如好客,花鸟故余春。 落落行藏异,悠悠岁月新。 数茎初白发,朝夕为思亲。 |
| 忽忽东风又老,冷云吹晚阴。 疏帘下、茶鼎孤烟,断桥外、梅豆千林。 江南庾郎憔悴,睡未醒、病酒愁怎禁。 倚阑干、一扇凉风,看平地、落花如雪深。 千曲囊中古琴。 平泉金谷,不堪旧事重寻。 当日登临。 都化作、梦销沈。 元龙丘坟无恙,谁唤起,共论心。 哀歌怨吟。 问何似、啼鸟枝上音。 |
| 两寺藏山曲,登临恨阻修。 平时极目处,今日探春游。 苦竹经霜老,甘泉带雪流。 醇醪暖肌骨,归路卸轻裘。 |
| 亭据高峰上上头,登临人世一沤浮。 嚣尘到此都遗尽,直欲乘风跨鹤游。 |
| 清才不数见,世固未易识。 如玉在荆山,落落混于石。 沈君义与彦,恨我未良观。 陆子不妄交,称许斯为得。 况有半里孙,延之致经席。 比聆道吴闻,捧檄建德国。 高歌诵唐虞,诸子有矜式。 岩滩浩烟霞,山水澄鲜碧。 暇日一登临,清赏慰愁寂。 |
| 积翠群峰出,盘云古洞深。 涧花春带雨,山木晚澄阴。 猿鹤多年别,江湖万里心。 还携谢安妓,归去一登临。 |
| 醉别复几日,登临遍池台。 何时石门路,重有金樽开。 秋波落泗水,海色明徂徕。 飞蓬各自远,且尽手中杯。 |
| 欲结衡山茅,未买修竹径。 杖藜借危亭,面势五峰正。 何人纵恶木,墙外巧翳映。 挥斤快望眼,岳色涵空镜。 连岫忽生云,又厄登临兴。 吹开指雇间,独立西风劲。 天机进人事,众定两相胜。 不竞独此心,万象同一莹。 |
| 秋水斜阳演漾金。 远山隐隐隔平林。 几家村落几声砧。 记得西楼凝醉眼,昔年风物似如今。 只无人与共登临。 |
| 日照群峰秀,云蒸一洞深。 人言玉辇昔登临。 盘石在潭心。 白练飞千尺,青铜彻万寻。 月明笙鹤下遥岑。 吹送水龙吟。 |
| 日照群峰秀,云蒸一洞深。 人言玉辇昔登临。 盘石在潭心。 白练飞千尺,青铜彻万寻。 月明笙鹤下遥岑。 吹送水龙吟。 |
| 合水自汀庾,更时阅汉唐。 郁孤居耸特,望阙漫更张。 层台吾家复,壮势江右望。 旧游那复省,老至增悲伤。 里巷盛人物,登临多发扬。 士人皆孙李,必诵苏与黄。 不但山水窟,自是仙佛乡。 扶舆淑气钟,宁谓接遐荒。 历访愁重跅,再来期裹粮。 悬知耳目接,故与闻听详。 |
| 湘山不为高,湘水未为远。 湘城几何家,湘景无不挽。 滕侯宅虽早,郭圃市之晚。 纡余直陂陁,突兀对偃蹇。 登临适正昼,亭榭惬深稳。 诗材浩无穷,画手羞用本。 虽然倏变化,正以发关键。 |
| 风卷冈头似怒雷,晓来驱我上崔嵬。 斗牛尽是登临处,到得清明却不来。 |
| 游豫停仙跸,登临对晚晴。 川凫连倒影,岩鸟应虚声。 野奏风成曲,山居云作缨。 今朝丘壑上,高兴小蓬瀛。 |
| 吴江渺渺疑天接。 独著我、扁舟一叶。 步袜凌波,芙蓉仙子,绿盖红颊。 登临正要诗弹压。 叹老去、都忘句法。 剧饮狂歌,清风明月,相应相答。 |
| 冷官仍冷地,况味淡于僧。 泮水无一亩,乱山知岁憎。 树云侵绛帐,山雨翳青灯。 若有登临句,寄予能不能。 |
| 樊口齐安一水间,少年行役鬓成班。 云间甲子三秋雨,日射淮南一带山。 战血浓时云梦远,受恩深处老身闲。 登临莫唱纶巾曲,栖鹘危巢再可攀。 |
| 落日登临处,悠然意不穷。 佛因初地识,人觉四天空。 来雁清霜后,孤帆远树中。 裴回伤寓目,萧索对寒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