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小儿名阿几,眉目颇疏明。 日来书案傍,学我读书声。 男儿事业多,何必学读书。 自古奇男子,往往羞为儒。 阿几笑谓爷,薄云无密雨。 看爷饥寒姿,儿岂合贵富。 翁家破箧中,惟有书与史。 教儿不读书,更欲作何事。 |
| 默默家风,云摩霁空。 露月夜爽,天水秋同。 人传眉目好,我道骨头穷。 华须凝粉蜂房蜜,桂毂流魂犀角通。 |
| 荣如辱如,谁丧谁得。 萃如嗟如,不见声色。 为吏不残,去其败群。 好贤喜士,黾勉而勤。 子克家,吾税驾。 舍几而寝,漠然即化。 眉目在图,慰尔时思。 蔼然粹温,似无恙时。 |
| 燕赵有秀色。 绮楼青云端。 眉目艳皎月。 一笑倾城欢。 常恐碧草晚。 坐泣秋风寒。 纤手怨玉琴。 清晨起长叹。 焉得偶君子。 共乘双飞鸾。 |
| 山中一种乌盐树,剥皮为角开春路。 牧童把去上牛吹,烟草茫茫没远陂。 一声两声兮桑青柘绿,三声四声兮麦绽秧肥。 山花如火遮眉目,吹此田家太平曲。 三年不听此曲声,劂却地皮人痛哭。 |
| 唇口能缄,眉目如笑。 应外而冲,虚中而照。 全身放下是全身,一点独灵常了了。 |
| 气韵能清,眉目似笑。 深深入大道之环,默默守群机之要。 闹里随缘,虚中分照。 用作家之钳鎚,与本分之草料。 千毳相从兮,俱求参饱。 |
| 白日已堕地,回光烛青天。 人生时景只如此,莫将眉目夸盛年。 花开容易落,花落难复开。 开落竟谁有,对之心为摧。 君不见玉山山下树,曾见主人罗笙歌。 主人去后亭馆废,空余满树秋风多。 若将金玉驻光景,鉴之前事将如何! |
| 写出病形,眉目分明。 直饶全似,只得八成。 闻名兮不如见面,见面兮不如闻名。 霜天月满兮难寻老兔,海门潮落兮不觅长鲸。 |
| 家住栖贤云,泉石恣幽讨。 写出明视孙,眉目增媚好。 卯日行踆踆,衣褐坐芳草。 脱身文字祸,见机恨不早。 仰候月盈宿,修眉几回扫。 迷离望灵药,青松为三倒。 山人书姓名,欲使好事考。 |
| 王门岂无酒,侯门岂无肉。 主人贵且骄,待客礼不足。 望尘而拜者,朝夕走碌碌。 王生独拂衣,遐举如云鹄。 宁归白云外,饮水卧空谷。 不能随众人,敛手低眉目。 扣门与我别,酤酒留君宿。 好去采薇人,终南山正绿。 |
| 连山春雨来,径滑不容足。 行人相攀援,泥泞及马腹。 欲往不得前,野店可投宿。 朝来天宇佳,笑语闻童仆。 宣城半程耳,山路听诘曲。 自别贤主人,三岁如转烛。 应烦倒屣迎,喜气见眉目。 新堂几日成,春酒此时熟。 珠玑倾锦囊,尘埃拂楸局。 上饶千里远,策蹇许追逐。 北归预可料,诗作牛腰束。 |
| 须发老白,眉目穷愁。 六窗寒照雪,一点冷摩秋。 乾处著脚,闹里刺头。 枢静机活兮,全放全收。 |
| 须发老如,眉目清亮。 秋生野水之中,雪照寒山之上。 湛海之心,吞川之量。 头头不爽机宜,处处相投稳当。 |
| 庞眉寂默坐空禅,万年一念无缘促。 手珠犹作奢摩他,寄迹普贤修万行。 梵天来献瑜伽具,问人亲见也尊来。 拨开眉目示梵王,诸天皆得法眼净。 |
| 一藤出山,来正人纪。 见艺祖太宗,曰天下定矣。 如月在天,去来无疵。 巍巍颀颀,为帝王师。 圣哲肺腑,天人眉目。 三峰遶宅,岁晚松菊。 |
| 眉目十分,精神一段。 岩高释迟,木老春来缓。 古涧明月宾,青山白云伴。 借光何处不分身,刹刹尘尘谁解唤。 |
| 眉目古澗秋,须发寒岩雪。 去就丛林出身,触动葛藤生舌。 扬拂握拳,破关击节。 雾变豹而草木光,雷趁蛟而山石裂。 |
| 影之神,物之春。 莺喉颊之滑滑,柳眉目之津津。 蜂股华须粉,蜡脾蜜酿醇。 等闲谛了游戏事,端的还如幻化人。 |
| 须发衰白,雪点寒林。 眉目冷青,秋生古涧。 应之有余,用之何限。 风浪不管兮闲似浮鸥,水天相连兮远随归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