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雨前雨后山俱好,江瘦江肥水尽佳。 一见论心无久近,休言眼底各天涯。 |
| 浥袂秀色时苍苍,冯陵八荒隘九阳。 裂地长江走脚下,巡檐赫日当吾旁。 楚天吴天云海宽,千山万山蛟龙蟠。 采石沙头人唤渡,大茅峰顶仙骑鸾。 眼底山川不尽识,藓花石路空辇迹。 忆昔玄岛看波时,六气不动乾坤寂。 |
| 纷纷眼底正争驰,我独冥心绝五綦。 说与傍人俱不信,故山惟有白云知。 |
| 雨晴庭户生秋意,潮落溪桥见水痕。 稻熟人家得相向,兵余眼底两三村。 |
| 万愁聚眼底,城下登江船。 江穷渺渺如,身堕栖栖然。 初来情颇浓,既去情尤牵。 纵目入虚空,顺济皆由天。 回思发程艰,时刻多迍邅。 本无镇浮能,意者造物怜。 造物相始终,百岁亦可延。 风花鼓雪霰,飞舞帆幅前。 未行风还严,既离浪更颠。 薄命亦何辜,动自罗惊弦。 逢人不须说,徒招讥孤骞。 醉歌赤壁游,遐眺追坡仙。 |
| 盖舆上下立乾坤,眼底无人可与论。 分数不难升地位,丝毫未易见天原。 因重文字穷羲画,速肖生徒半孔门。 斗食泮池何足凂,晦庵异姓要云孙。 |
| 城下名园称老怀,乳莺飞燕共低徊。 寒梅送腊曾先到,嫩绿留春喜再来。 眼底芳时能几许,楼头衙鼓谩相催。 主人好事不嫌客,素壁挥毫又一回。 |
| 系酒船、夜入古江楼,浑莫辨西东。 叹从前眼底,一丁不识,四海曾空。 老去休休莫莫,谁识旧元龙。 尚解被襟去,赋大王雄。 回首演仙高处,问赤松无恙,舍子何从。 便不然学稼,犹有相牛翁。 小婆娑、东家故舍,也著侬、四下二之中。 芗州外溪风山月,鸥鹭盟同。 |
| 眼底纷纷利欲昏,君心当与哲人论。 欲尘不染修茎露,世味逾轻太古尊。 朞有此亚当岁俭,寒冬何地不春温。 幡然不惮延陵去,季子清风百世浮。 |
| 真香秀色盈盈女。 一笑重阳雨。 不应解怯晚丛寒。 眼底轻罗小扇、且团团。 吴云楚雁浑依旧。 更把金英嗅。 鲜鲜未恨出闺迟。 自许平生孤韵、与秋期。 |
| 仕至千钟良易,年过七十常稀。 眼底荣华元是梦,身后声名不自知。 营营端为谁。 幸有旗亭沽酒,何妨茧纸题诗。 幽谷云萝朝采药,静院轩窗夕对棋。 不归真个痴。 |
| 石崖削得瘦到筋,半点也无尘土痕。 正如狻猊走得渴,下赴江水一口吞。 严滩过却乌龙觜,两岸秋山夹秋水。 舟中小酌亦不遑,眼底生愁失苍翠。 尖峰已自刺大虚,峰头更立玉浮屠。 好山千只复万只,家里门前一只无。 |
| 粗桃俗李,漫眼底纷纷,等闲开落。 得似花仙夸艳质,暖透胭脂犹薄。 梅不同时,芳心难聘,空妒肌如玉。 自然佳丽,不须归荐华屋。 最好一抹彩云,轻盈飞不去,漫空高簇。 霁日浓薰浑欲醉,照映光风眩烁。 遍倚栏干,狎渠清赏,聊为怜幽独。 簪花醉也,夜深犹索芳*。 |
| 少年意气,脑燕兵胡?,虏王区脱。 眼底朦胧,腹中空洞,不著曹刘元白。 闻道殊科八中,也要彩卢连掷。 收拾尽,到如今但有,寸心如铁。 天付,真奇特。 口静神充,双眼胡僧碧。 楚国离骚,唐朝词学,未信芳尘歇。 结取佳人香佩,截断儿曹绮舌。 归去也,且斓斑戏彩,好春长日。 |
| 一尊绿酒付何处,东风吹来客将去。 不愁客路不逢春,何日重来共春住。 去住相看且尽杯,春游从此判醒回。 眼底酒人风雨散,明朝人日为谁来。 |
| 米如珠玉薪如桂。 春畏旱霜秋畏水。 匆匆鞍马去年间,夜夜可能安稳睡。 今年却到澄清内。 眼底功名真望外。 天开酒禁已多时,却甚不来同一 |
| 眼底惊嗟见此流,只嫌接对未云稠。 苏门逸响追长啸,湘浦余情续远游。 新息今须乘果下,襄阳谁漫钓槎头。 吾衰久矣公犹健,好控飞车跨九州。 |
| 管领韶华成老鬼,有情争似无情。 芒鞋竹杖葛衣轻。 修身外事,寂寂水边行。 眼底光阴犹是梦,何须身后虚名。 仰天一笑绝冠缨。 东风归路稳,十里暮山青。 |
| 归去来兮,渔歌樵唱,觅愁愁在那边。 承流委顺,万事没机关。 眼底江山如画,松环抱、修竹当前。 君便有,侯封相印,到此也须还。 人生消底物,百年都付,茆屋三间。 但卷舒以道,到了何难。 日月消磨双鬓,中原信、未报平安。 蒙头睡,日高慵起,帘影上三竿。 |
| 萧萧江上荻花秋,做弄许多愁。 半竿落日,两行新雁,一叶扁舟。 惜分长怕君先去,直待醉时休。 今宵眼底,明朝心上,后日眉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