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雪中欢喜看瑶陵,雪后扶舆弄绮晴。 造物为人添眼界,病夫随处得心倾。 江南江北融融暖,春草春花日日生。 冻死穷檐吾不恨,欣欣同宇尽敷荣。 |
| 晓随幽径踏行云,拄颊南山眼界新。 马上客尘良自笑,山中梅意欲惊春。 清愁有底能随酒,世道何方可问津。 赖有诸公同一笑,得舒软语话情亲。 |
| 九日登高眼界宽,羽衣云集尽清欢。 黄花满泛渊明酒,白发仍簪子夏冠。 庭下流泉趋涧急,座间清气逼人寒。 不须更问明年健,但向眉头鬓角看。 |
| 诸亭环立一湖湾,区界无多眼界宽。 苍石传为伪刘物,绿波曾浴葛仙丹。 两边堤树四时碧,一片冰壶六月寒。 咫尺云烟接沧海,须知此地有龙蟠。 |
| 幽居正傍小溪斜,想见樵风似若耶。 固有诗章舒眼界,可无药物助脾家。 追欢难共长沙酒,遣睡姑尝陆羽茶。 更祝安心为妙法,都将世事等空花。 |
| 不知眼界几多阔,隐隐青山在天末。 湖光醉就琥珀浓,应助先生恣浇泼。 西风摇落黄花秋,江城有蟹供拍浮。 人如渊明亦不恶,肯使临赋成悠悠。 |
| 陈物纷然眼界中,长年何与偶书空。 沧浪难为俗子唱,络纬漫催贫女工。 风月少容休吏役,烟波长与济途穷。 功成身退非吾事,犹办扁舟东复东。 |
| 山公七十头如雪,胸中泰华巧盘折。 平生两手展不尽,临老更欲矜奇绝。 吾家有堂面危壁,衮衮黄埃眼界窄。 呼来抟沙浅拂黛,倏惊突出千峰碧。 倚藜矫首一长吟,萧然径与人寰隔。 何当讳姓吴门去,踏遍东南万山春。 |
| 怪底今宵眼界宽,银潢不动蘸金盘。 未应天上追时好,无奈人间别样看。 酒盏飘零惊鹤唳,笛声哀怨起龙蟠。 经年不复南楼梦,且作三人取次欢。 |
| 身寄孤猨野鹤乡,迩来真与世相忘。 东南地阙多流水,西北山高少夕阳。 根有茯苓松色异,土生兰茝藓苔香。 细将万事都思遍,唯有閒居味最长。 肯道山居太寂寥,不妨随分自逍遥。 尽空眼界终无翳,为厌声尘亦去瓢。 菊老尚老存正色,松孤还自有高标。 道人乐地唯如此,说与同流意更消。 |
| 无对无待,有兼有带。 历历物机,空空眼界。 绵绵相柱兮箭锋,恰恰相应兮函盖。 巨海饮毛,妙峰纳芥。 彼不见其有余,我方知其无外。 普明照世约同参,补怛落伽观自在。 |
| 似闻伐石旋诛茅,已见高堂荫乐郊。 百里湖山供眼界,满城桃李动春梢。 寒梅过尽看成实,乳燕飞来欲定巢。 何日登临閒信马,路边人复少年嘲。 |
| 会稽内史三韩扇,分送黄门画省中。 海外人烟来眼界,全胜博物注鱼虫。 |
| 雨前无物撩眼界,雨里道边出奇怪。 数茎枯菌破土膏,即时便与人般高。 撒开圆顶丈来大,一菌可藏人一个。 黑如点漆黄如金,第一不怕骤雨淋。 得雨声如打荷叶,脚如紫玉排粉节。 行人一个掇一枚,无雨即阖有雨开。 与风最巧能向背,忘却头上天倚盖。 此菌破来还可补,只不堪餐不堪煮。 |
| 几日舟行罢作诗,直缘山水剩含辉。 今朝眼界荒凉甚,却遣毫端为解围。 |
| 江天向晓緼轻寒,雾卷云收眼界宽。 雁起沙头兵出戍,鹭翘柳上雪成团。 数声柔橹船初发,一片寒芦叶半乾。 无奈满前诗料富,耽吟几致废朝餐。 |
| 孤城急鼓转严更,步屧中庭午夜晴。 人世昏昏同梦寐,使星耿耿伴清明。 云开霄汉光华远,望极关河眼界平。 想见登临无限意,此身那得计浮荣。 |
| 性有耽山且画看,阴晴朝暮若能殚。 天公似病诗才窄,乞与西来眼界宽。 |
| 山川吞尽一壶中,未见先生芥蒂胸。 要识广输藏粟粒,且将谈笑举针锋。 橘中载酒初无碍,花裹行车足有容。 可但大千归眼界,风尘从此现重重。 |
| 十日春晴未放梅,篮舆端为看山来。 路寻绝壑空流水,寺倚苍岩只废台。 处士尚余三亩宅,野僧合买万松栽。 故知佳兴难为败,上尽西峰眼界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