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眼色媚人娇欲度。 行尽巫阳云又雨。 花时还复见芳姿,情几许。 愁何许。 莫向耳边传好语。 往事悠悠曾记否。 忍听黄鹂啼锦树。 啼声惊碎百花心。 分付与。 谁为主。 落蕊飞红知甚处。 |
| 谁道春酣雨不禁,蒙笼眼色透云屏。 著人花气深於雾,却是三郎睡未醒。 |
| 耳声眼色总非真,物我同为一窖尘。 蝴蝶不知身是梦,花间栩栩过青春。 |
| 问讯匡庐几度经,何时袖手摘天星。 世如春梦空头白,山似故景眼色青。 便欲移文寻鹤帐,又还呼渡过鸥汀。 它年学得香山士,定结茅庵入翠屏。 |
| 倾城一笑得人留。 舞罢娇娥敛黛愁。 明月宝鞲金络臂,翠琼花珥碧搔头。 晴云片雪腰支袅,晚吹微波眼色秋。 清露亭皋芳草绿,轻绡软挂玉帘钩。 |
| 襄王席上一神仙,眼色相当语不传。 见了又休真似梦,坐来虽近远于天。 陇禽有意犹能说,江月无心也解圆。 更被东风劝惆怅,落花时节定翩翩。 |
| 天公自厌雨,一夕开寒晴。 霜风净旷野,鸿落有余声。 饥鸦得林静,霁月素窗生。 慰开睡眼色,一洗空花横。 故人千里余,壶浊谁与倾,遥知劝影杯,共此通夕情。 今冬有奇事,三见飞玉英。 明年溪上路,谁饷雨中耕。 |
| 楚王台上一神仙, 眼色相看意已传。 见了又休还似梦,坐来虽近远如天。 陇禽有恨犹能说,江月无情也解圆。 更被春风送惆怅,落花飞絮雨翩翩。 |
| 爰从耳门,圆照三昧。 缘心自在,东倒西擂。 异中现同,小中现大。 只如不涉眼色耳声,甚处与他相见,婺机罗,川纸会。 |
| 铜簧韵脆锵寒竹,新声慢奏移纤玉。 眼色暗相钩,秋波横欲流。 雨云深绣户,来便谐衷素。 宴罢又成空,魂迷春梦中。 |
| 脸色朝霞红腻。 眼色秋波明媚。 云度小钗浓鬓。 雪秀轻绮香臂。 不语凝情,教人唤得回头,斜盼未知何意。 百态生珠翠。 低问石上,凿井何由及底。 微向耳边,同心有缘千里。 饮散西池,凉蟾正满纱窗,一语系人心里。 |
| 当歌临酒恨难穷。 酒不似愁浓。 风帆正起归与兴,岸东西、芳草茸茸。 楚梦乍回,吴音初听,谁念我孤踪。 藏春小院暖融融。 眼色与心通。 乌云有意重梳掠,便安排、金屋房栊。 云雨厚因,鸳鸯宿债,作个好家风。 |
| ...观为佛事。 於眼境界无所取,耳鼻舌身意亦然。 善哉心洞十方空,六根互显如是义。 眼色耳声鼻嗅香,身触意思无差别。 当以此观如是观,取此为实成妄想。 若离妄想取实法,展转惑乱失本心。 本心既失随颠倒,不见大士妙色身。 无眼耳鼻舌身意,互显之义亦寂灭。 亦无大士妙色身,亦无种种音声相。 佛子能作如是观,永离世间生死苦。 |
| ...,万象生我目。 云深人在坞,风静响应谷。 与君皆无心,信步行看竹。 竹间逢诗鸣,眼色夺湖渌。 百篇成俯仰,二老相追逐。 故应千顷池,养此一双鹄。 山高路已断,亭小膝屡促。 夜寻三尺井,渴饮半瓯玉。 明朝闹丝管,寒食杂歌哭。 使君坐无聊,狂客来不速。 载酒有鸱夷,扣门非啄木。 浮蛆滟金碗,翠羽出华屋。 须臾便陈迹,觉梦那可续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