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慈颜才一识,近获拜书楼。 忽化金棺火,应添石室筹。 乡邻传阃范,吊祭尽儒流。 令子令和靖,诗名甲此州。 |
| 出家佛子,物外高流。 挈锡携缸,访寻知识。 须是踏著自己稳实田地,方解茆庵石室折脚铛儿。 煮粥煎茶,接待往来,随家丰俭。 未到如斯境界,不可虚延岁月。 二六时中,收视返听。 子细揣摩,是何面目。 |
| 欲聘石室碑,小诗委庭下。 颇似山阴写道经,虽与群鹅不当价。 画沙无地觅锥锋,点勘永和书法同。 人言外论殊不尔,勿持明冰照夏虫。 |
| 水府众灵出。 石室宝图开。 白云帝乡下。 行雨巫山来。 歌风赞灵德。 舞蹈起轻埃。 高轩乍留吹。 玄羽或徘徊。 福降羣仙下。 识逸百神该。 青鸟飞层隙。 赤鲤泳澜隈。 |
| 血衣尚在久乘边,入手功名费十年。 圯上一编非鬼授,晋阳三版以人全。 共祠石室思方切,不画云台命使然。 玉树堂堂如昨日,安知冠剑隔重泉。 |
| 忠孝传芳在一门,双旌光动小阳春。 柯山瀫水聊均逸,石室龟峰定可人。 紫诏密尝符夙梦,朱轓果见抚斯民。 故家未有如公者,自致勋名侍帝宸。 |
| 八月乌啼海子桥,南来使客下青霄。 云埋石室丹书在,日落延秋翠辇遥。 麟史未全归圣代,龟文犹得认前朝。 词臣载笔需文献,莫遣回车久寂寥。 |
| 石室初投宿,仙翁喜暂容。 花源隔水见,洞府过山逢。 泉涌阶前地,云生户外峰。 中宵自入定,非是欲降龙。 |
| 石室扫无尘,人寰与此分。 飞来南浦树,半是华山云。 浮世几多事,先生应不闻。 寒山满西日,空照雁成群。 |
| 石室寒飙骛,孙枝雅器裁。 坐来山水操,弦断吊遗埃。 |
| 十五诗书日。 六十轩冕年。 名山极历览。 胜地殊留连。 幽厓耸绝壁。 洞穴泻飞泉。 金河知证果。 石室乃安禅。 夜梵闻三界。 朝香彻九天。 山阶步皎月。 涧户听凉蝉。 市朝沾草露。 淮海作桑田。 何言望钟岭。 更复切秦川。 |
| 身非居士常多病,心爱空王稍觉闲。 师问寄禅何处所,浙东青翠沃洲山。 金岭雪晴僧独归,水文霞彩衲禅衣。 可怜石室烧香夜,江月对心无是非。 |
| 当时孤论偶相同,终始知心每愧公。 才见安车延绮季,遽嗟石室祀文翁。 百年公议分明在,一饷纷华究竟空。 白发旧交衰甚矣,尚能留面对高风。 |
| 句法参同李翰林,风流依约谢宣城,放怀应喜醉三日,听曲知无误一声。 箬叶露方高石室,桂枝香谱度银笙。 西湖东观迟归去,相就盘跚勃窣行。 |
| 与可人游五四并,快风吹面洗炎蒸。 鹿巡夹道千章木,猿挂垂崖百尺藤。 石室横琴清振玉,壶瓢酌水冷调冰。 瀑帘雨后笼山阔,不许尘埃俗耳听。 |
| 文章得印天尝靳,家世传灯古亦疎。 幸甚迁能紬石室,惜哉昶亦误银车。 君今自是人龙子,名复高横荐鹗书。 读饱邺侯三万轴,放高通德旧门闾。 |
| 石室天坛封禅了。 青鸟含书,细报长生道。 宝鼎光沉仙掌倒。 茂陵斜日空秋草。 百岁真同昏与晓。 羽化何人,一见蓬莱岛。 海上安期今亦老。 |
| 山中卧。 月落猿啼过。 正堪眠,石室从教破。 |
| 山中卧。 月落猿啼过。 正堪眠,石室从教破。 |
| 欣逢柏台旧,共谒聪公禅。 石室无人到,绳床见虎眠。 阴崖常抱雪,枯涧为生泉。 出处虽云异,同欢在法筵,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