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石室先生清兴动,落笔纵横飞小凤。 借君妙意写篔簹,留与诗人发吟讽。 |
| 江澜洄洑啮山根,山裂岩开石室存。 溺鬼夜呼千嶂黑,蛰龙晨起一川浑。 金沙试决通泉脉,翠壁闲题破藓痕。 三伏几人逃畏暑,岂惟河朔有清尊。 |
| 先朝金马重文章,三十余年适瘴乡。 共羡史迁飚石室,谁怜贾傅老潇湘。 披图月就金陵堕,飞梦云牵玉垒长。 方外游踪元不系,欲将瓢笠问江阳。 |
| 都门祖軷绮筵张,举白无由诉羽觞。 石室紬书勤亦至,金貂换酒醉何妨。 瓮间吏部宁须问,席上车公不可忘。 应念朝来犹眊矂,解酲谁用蔗为浆。 |
| 閒身已置参军帻,归路仍推处士车。 石室散仙当醉起,试传消息过烟霞。 |
| 清风扑袂冷飕飕,吹到盘山最上头。 石室少开嫌俗看,莲花时落任僧收。 铜人阅世几寒暑,木客嘲风谁唱酬。 故老相传半疑信,粥盂茶碗慰吾游。 |
| 石室外甚狭,中广如球场。 伟哉钜丽居,天造无栋梁。 严冬既深燠,盛夏尤虚凉。 偶至不忍去,杖屦聊方羊。 人能专此壑,何必政事堂。 先须置禅龛,次第营丹房。 烟霞入几席,尘土麾门墙。 学道纵未得,著书亦可藏。 |
| 石室云山镇日扃,午鸡啼处睡初醒。 案头上有炉熏在,试读楞严一卷经。 |
| 郭南山寺雨初晴,上界寻僧竹里行。 半壁楼台秋月过,一川烟水夕阳平。 苔封石室云含润,露滴松枝鹤有声。 木叶萧萧动归思,西风画角汉东城。 |
| 文翁石室已千秋,世有兴衰化自流。 贤嶲相望承学粹,朝廷繇此得人优。 太平典礼当传习,盛际文章正讲求。 师友琢磨期不{左卷右力},岷峨秀气与云浮。 |
| 秋日同文馆,分场试未齐。 借书穷石室,刊字费棠梨。 想见英雄彀,谁当甲乙题。 喜陪群彦集,通籍在金闺。 |
| 先生九华隐,鸟道隔尘埃。 石室和云住,山田引烧开。 久闻仙客降,高卧诏书来。 一入深林去,人间更不回。 |
| 石室书编富,金华讲席重。 芦绅归博洽,鸣玉称雍容。 贰复累囚象,尸臣古瑑纵。 老成今已矣,咨访欲谁从。 |
| 相见岂无期,前年亦此时。 青山吾有约,白发子能医。 石室谁看鼎,岩泉似散丝。 老人偏重别,去路渺相思。 |
| 石室多年款志平,新书久溷里中生。 遣师今见朝廷意,文律还应似两京。 |
| 西山老禅叟,依厂安数椽。 趺坐看东海,沧溟几桑田。 前此复谁居,今逾三百年。 钟鼓如一日,从教岁徂迁。 人生苦浮脆,乃过金石坚。 彼人尚能尔,况是古圣贤。 石床对石室,静坐思悠然。 相期在晚暮,用以补我愆。 |
| 真修绝故乡,一衲度暄凉。 此世能先觉,他生岂再忘。 定中船过海,腊后路沿湘。 野迥鸦随笠,山深虎背囊。 瀑流垂石室,萝蔓盖铜梁。 却后何年会,西方有上房。 |
| 万里才传却瘴方,药囊翻谓橐中装。 谗人不敢投豺虎,空见壶头石室荒。 |
| 人间三十六洞天,各有邃道通神仙。 兹山九锁路曲折,中开五洞栖云烟。 东游大涤望天柱,西登石室观飞泉。 穷幽讨胜足未倦,明月忽堕青崖颠。 山中道士借一榻,夜半猿鹤惊人眠。 明朝又复出山去,白云回首空凄然。 |
| 天寒高木静,一磬隔川闻。 鼎水看山汲,台香扫雪焚。 鹤归惟认刹,僧步不离云。 石室开禅后,轮珠谢圣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