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来谒支提古道场,几年袍锦韵犹香。 芙蓉梦里僧趺坐,檐蔔林中佛放光。 禅语了参一宿觉,尘缘顿悟半生忙。 若分座下龙王水,免使春田待插秧。 |
| 修廊千柱压城阴,山并庐山胜二林。 六月檐楹无暑气,四时山水有清音。 鸟飞不尽上方远,鲸吼希闻别院深。 更欲题诗发佳境,泮林讲说总关心。 |
| 自从白马驮经始,宝地绀园知有几。 今见逍遥岩洞深,啼猿坞接栖禅寺。 嵯峨楼阁东西桥,掬水闻香景趣饶。 讲经云外天花落,卓锡林边暑气消。 尘埃不到松关口,僧老渐随松影瘦。 谁知好事眼能青,借与诗人信宿逗。 山高地僻月空圆,晨钟暮鼓惊龙眠。 看来懒把无生学,长笑一声归钓船。 |
| 一宿禅关万虑空,明朝更上十余峰。 山依碧落不多远,人在白云无数重。 水末疏钟惊虎兕,门前潴水穴蛟龙。 劳生正负林泉约,犹喜官闲此处逢。 |
| 奎额昭回龙屈盘,入门已觉厌尘寰。 何当白发三千丈,来寄清风五百间。 帝子釜摇金潋滟,家人卦剔翠孱颜。 西湖日日船如织,半在南屏第一山。 |
| 旧时月过女墙头,风雨摧颓废不修。 地老天荒无处问,松声滩响替人愁。 祥刑使者来何暮,吊古诗篇清更幽。 收拾江山入怀袖,却归讲席进鸿畴。 |
| 叠巘层峰坐可观,枕门流水更潺湲。 晓钟声彻洞溪远,夏木影笼轩槛寒。 幽径乍寻衣屦润,古堂频宿梦魂安。 因嗟城郭营营事,不得长游空鬓残。 |
| 灵辄三年宦,何蕃问岁归。 风尘为吏若,天地禀生微。 廪粟难糊口,园蔬亦乐饥。 谁令浪奔走,南北敝片衣。 |
| 佛屋参差傍水涯,天然富贵属僧家。 油幢碧立当轩竹,步障红围绕槛花。 隐隐磬声春书永,停停塔影夕阳斜。 白头道者留连客,自汲山泉煮石茶。 |
| 凌晨同作蒋山游,细雨丝轻雾不收。 谢得东风如有意,故教晴色渐盈眸。 松阴十里青丝障,石磴千层白玉楼。 弥望宽平如有此,故应常作帝王州。 |
| 出世无心与世闻,好将踪迹远离群。 别来沧海孤舟月,归去青山半榻云。 顿觉有生皆幻梦,更寻无地避尘氛。 东林莲社诗盟在,相送河桥已夕曛。 |
| 叠献层峰坐可观,枕门流水更潺湲。 晓钟声彻洞溪远,夏木影笼轩槛寒。 幽径乍寻衣屦润,古堂频宿梦魂安。 因嗟城郭营营事,不得长游空鬓残。 |
| 寻幽访古到岩前,仰视云霞接梵天。 六代兴王那复在,千身化佛尚依然。 老松俗作苍龙去,怪石常如猛虎眠。 已觉尘劳变清净,何当筑室向危巅。 |
| 仿佛招提寄远村,缁郎草草佛灯昏。 水将绿绕萦如带,山送青来列在门。 句里风骚耆旧远,胸中丘壑典刑存。 满怀孤愤几株石,欲起当年两达尊。 |
| 上方台殿第三层,朝壁红窗日气凝。 烟雾开时分远寺,山川晴处见崇陵。 沙湾漾水图新粉,绿野荒阡晕色缯。 莫说城南月灯阁,自诸楼看总难胜。 |
| 晓入灵岩寺,灵踪一一穿。 天聪凿混沌,龙鼻滴潺湲。 不雨山长湿,微风谷竞喧。 参旗开障日,鳌柱仰擎天。 雁异灵山鹫,蒲非华岳莲。 重台疑魏载,卓笔岂张颠。 夜月连千嶂,晴云画一川。 净名常宴坐,行亮昔安禅。 共乐仙游胜,都将世事捐。 双鸾知可跨,拟把石碑镌。 |
| 上方幽且暮,台殿隐蒙笼。 远磬秋山里,清猿古木中。 众溪连竹路,诸岭共松风。 傥许栖林下,甘成白首翁。 |
| 共许寻鸡足,谁能惜马蹄。 长空净云雨,斜日半虹霓。 檐下千峰转,窗前万木低。 看花寻径远,听鸟入林迷。 地与喧闻隔,人将物我齐。 不知樵客意,何事武陵谿。 |
| 飚驭临风香霭间,支筇款步访星坛。 羽人莫问升真事,古像空瞻玉佩寒。 井冽不逢龟曳尾,鼎存犹想汞新乾。 徘徊遐想来仙骥,皂荚成阴荔子丹。 |
| 茅亭风入葛衣轻,坐见山河表里清。 归燕略无三月事,残蝉犹占一枝鸣。 天高秋树叶公邑,日暮碧云樊相城。 别後寄诗能慰我,似逃空谷听人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