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旭日耀禅林,瞳瞳晃虚室。 观心得无为。 颇觉诗思逸。 得句祈疾书,振衣陡焉失。 持此证空空,一笑堕不律。 |
| 使君幽讨遍禅林,名动三台殿阁清。 稍赋诗章回好色,坐令草木有佳声。 政须膏泽随轩至,未碍隼旟冲雨行。 争写雄文惟恐后,喜兼和气满重城。 |
| 京岘城南隐映深,两牛鸣地得禅林。 风泉隔屋撞哀玉,竹月缘阶贴碎金。 藻井仰窥尘漠漠,青灯对宿夜沈沈。 扁舟过客十年事,一梦此山愁至今。 |
| 几处禅林聚似村,岭头风雨涧头昏。 千枝灯影僧初放,一派经声客到门。 |
| 八解禅林秀,三明给苑才。 地偏香界远,心净水亭开。 傍险山查立,寻幽石迳回。 瑞花长自下,灵药岂须栽。 碧网交红树,清泉尽绿苔。 戏鱼闻法聚,闲鸟诵经来。 弃象玄应悟,忘言理必该。 静中何所得,吟咏也徒哉。 |
| 穷年枯坐似禅林,为喜祥霙写我心。 归去来兮怀靖节,不能者止愧周任。 西园佳话从知旧,东国诸贤复见今。 满斛明珠逾美瑞,定应摹刻遍碑荫。 |
| 嵩山古禅林,俯有潭一镜。 中涵片月朗,了了能见性。 月即是圆觉,潭即是清净。 清净而圆觉,何以得究竟。 鼻端一点白,而具法眼正。 指亡轮灭没,千江烟相映。 寒山叫不应,谁与足幽咏。 众生在黑劫,转脚成踏暝。 脱落众浊源,舞影秋夜静。 |
| 近郭城南山寺深,亭亭奇树出禅林。 结根幽壑不知岁,耸干摩天凡几寻。 翠色晚将岚气合,月光时有夜猿吟。 经行绿叶望成盖,宴坐黄花长满襟。 此木尝闻生豫章,今朝独秀在巴乡。 凌霜不肯让松柏,作宇由来称栋梁。 会待良工时一眄,应归法水作慈航。 第七十六卷 |
| 曾轩东望帝州城,夜漏声沉寂不惊。 八极天垂华盖近,三更月浸白河清。 传来玄史遗编在,和到胡笳几拍成。 准拟长斋学苏晋,逃禅林下乐无生。 |
| 年来衰懒,渐无心赏遍,目前佳趣。 寂寂墙险春荠老,不到先生鼎俎。 诗卷寻医,禅林结局,酒入昏田务。 山头云气,为谁来往朝暮。 犹有筇杖多情,扪萝踏石,坠半严华雨。 更向葭丛摇短艇,惊起飞鸿烟渚。 横玉凄清,焦桐古淡,一笑忘千虑。 更阑人静,此声今在何处。 |
| 寂寂禅林绕篆香,长廊古殿总虚凉。 楩柟蔽日空交影,乌鹊驯除不乱行。 灭想自成清净界,争机端作是非场。 灼然祖意休生解,炯炯寒灯一点光。 |
| 卜得幽居地势偏,风光别是一山川。 白鸥新水钩帘外,乌目斜阳拄颊边。 绕屋比邻留野竹,清心琴筑倚寒泉。 隔溪西崦禅林近,尝听钟声出暮烟。 |
| 洞口水石浅,潺潺泻绿蒲。 缘溪进岩窦,阴黑人境殊。 中言有物怪,蟠蛰春来苏。 霖雨虽有意,风雷莫相扶。 风霜自鼓荡,不久当何如? 欣幸禅林近,钟梵来有无。 回策历幽境,衣香草露濡。 老僧长树下,麋鹿与之俱。 溪云时见起,山鸟自相呼。 羡尔得滋乐,何用劳形躯。 |
| 禅林跨山胁,飞构凿崚嶒。 千里寄双睫,百忧消一登。 斯游属公暇,晓日东南升。 霜野明练甲,云阴垂海鹏。 东州地阳暖,腊月川无冰。 大艑出洪口,突去如骞腾。 趺坐思方寂,桐鱼闻饭僧。 生台饱驯鸽,散上浮图层。 矫首发长啸,清风鼓尘膺。 寥寥紫虚路,鸿雁正凭凌。 仿像中散公,俯手朱丝绳。 粉绘久零落,爽灵呼不应。 顾余识尤寡,... |
| 忆阑亭佳致,从宪长,剩追寻。 问开花高山,晋祠流水,谁是知音。 虽无凤笙龙管,劝行杯、时有不弦琴。 马首家家明月,眼前处处禅林。 一觞一咏畅怀襟。 尘世任浮沉。 莫论兴亡,休争人我,且乐欢心。 韶华岂能常在,又斜阳、西下暮云深。 好袖东风归去,春宵一刻千金。 |
| 禅林蝉落,地燥可生苔。 好句慵收拾,清风作么来。 饼唯餐喜悦,社已得宗雷。 还似山中日,柴门更不开。 松声高似瀑,药熟色如花。 谁道全无病,时犹不在家。 山童舂菽粉,园叟送银瓜。 谁访孙弘阁,谈玄到日斜。 气与非常合,常人争得知。 直须穷到底,始是出家儿。 阁雀衔红粟,邻僧背古碑。 只应王与谢,时有沃州期。 |
| 深山草木自幽奇,四色荷花世所稀。 孤独园中瞻佛眼,凝祥池上捧天衣。 白公没后禅林在,王俭归来幕府非。 水冷风高人不到,却怜鸥鸟日相依。 |
| 铃齐清话未更端,一埽禅林景趣完。 缥缈已装新殿塔,萦纡仍引外峰峦。 冷风有意生空阔,密雪无声下广寒。 平昔所游今在眼,凄凉疑是梦中看。 |
| 汴尾望龟山,人烟了可数。 长淮断日风,浩若千里阻。 舟无百石载,两腋忧双橹。 鷁首荡颓波,中流几翔舞。 维梢迫曛暮,坎坎禅林鼓。 曳锡辱来过,依然识眉宇。 青荧灯火畔,再得亲软语。 多慙晚闻道,忠义夙自许。 刚肠愤激际,赤手搏豺虎。 过壮缠百痾,余生托儿乳。 羸躯假缓死,岂复胜冠组。 会约子云孙,西岩两庵主。 |
| 汤休访我我重寻,独叩松关绝好音。 满袖尘埃回俗步,一炉香火隔禅林。 偶留刺字情非浅,忽枉诗章思更深。 犹喜谪官无吏役,往来从此僯闲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