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十载离乡邑,言归理旧锄。 仅怜空宅在,半骇近邻无。 古庙丛枯木,寒宵吠训狐。 兵余有乖气,春色亦荒芜。 |
| 白露下疏牖,萧条秋夜凉。 入门君未寝,明月在藜床。 贫贱元同病,飘零只独伤。 不堪闻蟋蟀,久已怨离乡。 |
| 半月离乡井,家音杳不闻。 路危多半缺,桥朽忽中分。 秋尽风搜叶,日沉岩宿云。 荒村店虽陋,店主颇殷勤。 |
| 春归无路寻,烟水一村深。 中酒易成癖,惜花空用心。 嫩刍青引犊,新树绿藏禽。 每念离乡友,经年不寄吟。 |
| 行饭独相羊,扶藜过野塘。 晴光生蝶粉,暖律变莺吭。 美群儿竞,蚕饥小妇忙。 深知游宦恶,穷死勿离乡。 |
| 颇厌东征道路长,回头十日离乡邦。 扫愁酌酒虽云独,照影抵消灯却双。 打并余花风动地,迁延残夜月留窗。 店鸡已唱催人起,更听疏钟隔水撞。 |
| 一回错买离乡舶,抹过鲸波万里间。 震旦扶桑无异土,参方饱看浙西山。 |
| 场屋悠悠四十年,这回弄镜已华颠。 也知枯木春稀到,却想寒灰火复然。 高尚难攀生有累,往来莫厌喜随缘。 伤心自是离乡客,几度因归上墓田。 |
| 一自离乡国,十年在咸秦。 泣尽卞和血,不逢一故人。 今日旧友别,羞此漂泊身。 离情吟诗处,麻衣掩泪频。 泪别各分袂,且及来年春。 |
| 震龙汞自出离乡,兑虎铅生在坎方。 二物总因儿产母,五行全要入中央。 |
| 不觉离乡久,南来驿使疏。 羁臣一掬泪,慈母两行书。 租税闻输毕,田园说歉馀。 何时真宦达,处处奉潘舆。 |
| 离乡已远断乡愁,风物无边饫浪游。 异壁烟霞常共色,一湾鸥鹭各分洲。 青山杂树陶潜县,明月孤城庾亮楼。 身寄片帆如过鸟,舟人指点屡回头。 |
| 买得山花一两栽,离乡别土易摧颓。 欲知北客居南意,看取南花北地来。 南花北地种应难,且向船中尽日看。 纵使将来眼前死,犹胜抛掷在空栏。 |
| 三髻山侗闲失笑。 离乡井、无愁买恼。 忧他性命无心了。 终日哀人,忘了自家道。 堪可垂钩须索钓。 且不免、厮煎打炒。 耐羞耐耻频频告。 谨劝贤家,早悟我金鸡叫。 |
| 士不论穷达,离乡即可哀。 白头孙七十,岁岁埽松来。 |
| 嗟故岁,夏旱复秋阳。 十雨五风皆定数,千方百计为灾伤。 小郡怎禁当。 劳拊字,惠露洽丁黄。 田舍炊烟常蔽野,居民安堵不离乡。 祖道免?粮。 |
| 蜀山深处逢孤驿,缺甃颓垣芳草碧。 家在江南妻子病,离乡半岁无消息。 长安城门西去路,细霭斜阳芳草暮。 尊前一曲渭城歌,马蹄万里交河戍。 人生误计觅封侯,芳草愁人春复秋。 只愿东行至沧海,路穷草断始无愁。 |
| 走入玄门,牵回白鲤。 缀词感谢吾侪履。 从今步步出红尘,无心著去观桃李。 采访幽微,搜寻至理。 因师大悟离乡里。 一朝功满踏云行,邀公 |
| 父师痛教频频引。 在俗心宁忍。 须当酒色气财捐,到如今,有甚尽。 冲和气脉何劳诊。 一志修行准。 参随鹤驾纵云游,离乡关,心意紧。 |
| 吴苑四时风景好,就中偏好是春天。 霞光曙后殷于火,水色晴来嫩似烟。 士女笙歌宜月下,使君金紫称花前。 诚知欢乐堪留恋,其奈离乡已四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