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人去秦台竹尚青,四时疑有彩云停。 霜中节凛孤臣操,地下根分贵主灵。 三径阴森连旧阙,半溪烟雨暗荒亭。 孤枝为染虹桥血,化碧竿头似有腥。 |
| 三生石上指空弹,读罢《楞严》静里观。 尘土何堪埋玉树,梨花小阁又春寒。 性带烟霞秀可餐,蕉窗煮梦静无喧。 只今韵魄翛然去,何必双飞文采鸳。 ¤ |
| 采秀深溪沚,高人思不穷。 仙岩回合里,灵壑杳茫中。 震泽余霞接,淞陵曲墅通。 夕沙流素月,秋水逗宾鸿。 花色弥霜镜,渔歌递远空。 一舟沿泛处,萧洒更谁同。 |
| 嵯峨倚空碧,环山皆拱伏。 遥岑如剑戟,迩洞非茅屋。 青松秀紫崖,白石生玄谷。 岩畔毓灵芝,峰顶森神木。 时时风雨生,日日山林沐。 和鸣尽啼莺,善举皆飞鹄。 山中道者禅,陇头童子牧。 试问几经年,答云常辟谷。 |
| 金素动四野,佳气集林塘。 中天圆景来,冉冉扬清光。 芳池含微波,流萤曜中堂。 良觌侈高会,促席飞华觞。 楚舞振鼍鼓,吴歈定空桑。 丝竹间哀响,云霞乍低昂。 人生宇宙中,欢宴不可常。 名园秀且丽,秋夜清且长。 醉歌淹永夕,清光未遽央。 |
| 永嘉山色秀成堆,曾忆前年访旧来。 何处最牵东阁梦,一林松影覆春苔。 |
| 侍郎将命出金銮,道路传呼远近欢。 关内官曹迎使节,秦中父老识衣冠。 云开太华三峰秀,水绕黄河九曲寒。 寄语渭川千亩竹,西风还解报平安。 |
| 于越山水秀,自古有名娃。 绿珠虽后来,声名天下夸。 明珠动盈斛,轻绡亦论车。 众人不能得,独向石崇家。 名园临紫陌,高楼隐丹霞。 文犀饰窗槛,白玉缀檐牙。 为乐未及终,奇祸忽来加。 厚意何可忘,微命何足多。 委身泥沙际,终令后世嗟。 殷女曾灭国,周褒亦乱华。 古人已如此,今人将奈何。 犹胜中郎女,清泪湿悲笳。 |
| 弱龄有遐想,栖迟在丘壑。 玩世笑东方,隐几师南郭。 中年来城市,误为簪组缚。 谁言珥彤管,素志非黄阁。 公子稽山秀,为说稽山乐。 万壑夹崖流,千岩当镜落。 天台与雁宕,相峙对冥莫。 所恨天一方,不得凌垠崿。 尚冀通关梁,东南骋行脚。 徘徊云门寺,携手翔寥廓。 |
| 珊瑚秀海底,海人涉中流。 曾不盈尺寸,采采无遗留。 琐细安足珍,空劳使者求。 煌煌十尺枝,灿灿若灵虬。 根生龙窟中,铁网不能投。 千年龙一飞,沧波与之浮。 奇宝出世间,东序陈天球。 河图及银瓮,赤刀以为俦。 尺寸终弃捐,轻掷如蚍蜉。 不能饰楣楯,安足登冕旒。 昔为盘中珍,今焉遗道周。 ¤ |
| 习静厌纷扰,幽寻给孤园。 倏然香林下,似得桃花源。 一鸟落天镜,千花秀禅门。 纷吾道机浅,谬接甘露言。 月色隐秋思,荷香清夜魂。 终希偶缁锡,永矣超尘喧。 |
| 每忆云林子,隐居清且闲。 褰裳采芝秀,倚杖看秋山。 微雪松阴暝,青苔石上斑。 韩康偏有意,时复到柴关。 |
| 金粟风流彼一时,尘编犹见虎头痴。 五陵埋骨遗山址,二秀消魂记水湄。 南国烟花方旖旎,上都纲纪正迷离。 谁将至正夭魔乐,省识开元十二诗。 ¤ |
| 舟行苦邅回,登岸旷心目。 天清浮云卷,野秀新雨足。 澶漫众流会,杳霭群山绿。 风暄花意乱,日暖莺声续。 却忆同心人,无由踵前躅。 |
| 遥遥治平寺,乃在楞伽麓。 之子神情秀,空山裹云宿。 月冷石林清,孤眠岂能熟。 还持一束书,起傍梅花读。 灯昏夜参半,饥鼠鸣古屋。 凄风西北来,吹堕檐间木。 感此霜露繁,坐觉芳华促。 少壮曾几时,岁月在空谷。 念子隔重城,何能慰幽独。 |
| ...予美,端蓍竟我欺。 前鱼如未弃,下凤故应迟。 荏苒惊吹律,凄凉忆履綦。 漫餐妃子秀,虚啮舍人饴。 懒去初侵鬓,颦回恰到眉。 泪痕留琥珀,花胜淡燕支。 露遣冰纨冷,风传画角悲。 题盘缘伯玉,捣素事班姬。 苦海填愁遍,盟山着恨移。 秋深仍系帛,日入已栖埘。 石阙何能解,刀头尚可期。 三缘经曲折,五内几妍媸。 尘掩菱花镜,心摇桂... |
| ...br>晨霞仿佛见丹崖,旭日瞳矇射青嶂。 羽服逍遥山际行,垂萝磐石渐回萦。 乔树千章寒谷秀,阴泉百道晓虹明。 玄都太古瑶坛在,石室丹炉长不改。 中林迢递蹑天门,五色芙蓉耀光彩。 东极群真鸣珮环,招摇玉女开金关。 苍龙飞去溟海阔,黄鹤下唳清风还。 奎璧祥光生缥缈,日观扶桑擘昏晓。 登临今日九州同,顾视宁论万山小。 名岳齐天天不知,斋... |
| ...贵亦复佳,岁月待我乎。 婚嫁幸已毕,余口亦易糊。 故山皋亭下,桃李满村墟。 深坞秀泉石,近筑静者庐。 新梢想出篱,疏泉行绕渠。 双髽指天目,一勺见西湖。 言之病已苏,况当长久居。 息黥补吾劓,造物岂区区。 ¤ |
| 维齐古青州,其地山水秀。 尝遭国大侵,夹辅犹腋肘。 宅土称上腴,财赋等浙右。 奇阃久乃隳,完城失封守。 妖盗起潢池,跳梁裒林棷。 白昼烧通衢,胡马相践蹂。 屋化飞尘灰,莽莽草木茂。 往年大姓家,存者无八九。 兵兴岁无虚,穑事废南亩。 纷驰赤白囊,烈勋径何有? 上贻国之忧,轸念夜达昼。 简师行天诛,岌岌不敢后。 秦中出精甲,... |
| 我闻名山洞府三十六,一一灵迹纪真箓。 金华秀出向东南,远胜阳明与勾曲。 楼台缥缈开烟霞,天帝赐与神仙家。 灵源有路不可入,但见几片流出云中花。 子房之师赤松子,三千年前亦居此。 飞行恍惚谁解寻,漫说至今犹不死。 松花酒熟何处游,瑶草自绿春岩幽。 群羊卧地散如石,老鹿耕田驯似牛。 闻有隐君子,乃是学仙者。 自从入山中,不曾到山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