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举秀才,不知书。 举孝廉,父别居。 寒素清白浊如泥,高第良将怯如鸡。 |
| 昨夜黄斑入县来,分明踪迹印苍苔。 几多道德躯难去,些子猪羊引便来。 令尹声声言有过,录公道无灾。 思量也解开东阁,留取头蹄设秀才。 |
| 吾年开八秩,形槁更心灰。 禅缚病居士,诗殃冻秀才。 无功上麟阁,有案在乌台。 攻苦三千首,谁曾着价来。 |
| 曲江晴影石千株,吾子思归梦断初。 有信北来山叠叠,无言南去雨疏疏。 祖师门接园林路,丞相家同井邑居。 闲野老身留得否,相招多是秀才书。 |
| 县小河阳花遍开,金盘露冷醉人来。 也知不厌山公启,解事长亏女秀才。 |
| 碧落仙官侍玉除,至今遗迹在匡庐。 当时兄弟俱年少,他日归荣比二疏。 松篁入路水溅溅,自是庐山小洞天。 尽道秀才心好静,谁知风骨是真仙。 |
| 三五年时折桂来,也曾班底戴花回。 而今四十还流落,却被人呼老秀才。 |
| 向来洛下老书生,今见诸孙更老成。 不复秀才趋试院,已题文学上铭旌。 泛观今古人亡恨,只有英雄命莫争。 来吊乍闻妻子哭,依然认作读书声。 |
| 五贯九百五十俸,省钱请作足钱用。 妻儿尚未厌糟糠,僮仆岂免遭饥冻。 赎典赎解不曾休,吃酒吃肉何曾梦。 为报江南凝秀才,更来谒索觅甚饔。 |
| 新来时事不相关,赢得蛮荒日月间。 丰陬凡戊照碧汉,任他黄口闹清班。 非求美誉传千古,不欲浮生愧两间。 天亦而今无奔流产,秀才且荷肯相还。 |
| 三十年前的秀才,而今面目现如来。 元知三教本无异,走入千山唤不回。 僧衲西风囊有锦,禅心明月镜无台。 我闻空谷脊梁硬,多得名流青眼开。 |
| 平壤城北路偏赊,满目烟波日又斜。 且向尊前惜欢笑,马头开遍海棠花。 |
| 书阁移年岁,文明难复辞。 欢言冬雪满,恨别夏云滋。 外尹方为政,高明自不欺。 老人骖驭往,童子狎雏嬉。 日茂西河俗,寂寥东观期。 遥怀秀才令,京洛见新诗。 |
| 或处禅林,或居树下。 或在僧房,或白衣舍。 法惠写出如是观,单明张拙秀才话。 |
| 横流荡荡映行吟,独慕寻碑巨海阴。 画策精魂辉史牍,著书声价满儒林。 万梅花观飞仙影,三秀才歌烈士心。 扶树人纲归自媚,南云窈窕护弦琴。 |
| 曾侍龙楼晓色催,真仙那肯下蓬莱。 离方共睹重光日,震位欣闻长子雷。 奉使只应天上去,运筹暂作幄中来。 老夫羞把诗怀袖,只为明公是秀才。 |
| 马蹄声特特,去入天子国。 借问去是谁,秀才皇甫湜。 吞吐一腹文,八音兼五色。 主文有崔李,郁郁为朝德。 青铜镜必明,朱丝绳必直。 称意太平年,愿子长相忆。 |
| 无人送半臂,子京剧可慕。 遂中庶人风,两肩如渍醋。 春事叹无多,老形惊已具。 因知风有味,甘辛不与数。 偏似食梅酸,齿牙软欲蠹。 气逼秀才寒,情同女郎妒。 喝风良有已,代醋三升故。 岂我吟诗肩,瓮醯入偶误。 不须更乞邻,但愿风可捕。 云何忘厥患,俳谐了此赋。 |
| 陈年古屋瓦浮虚,穿漏时将被覆书。 集谢曾陪上相后,映孙难忘秀才初。 砖花似镂多奇异,檐柱如排少阔疎。 吏卒报衙天未晓,老身牵强类冠狙。 |
| 燕市人争看秀才,团栾此日会金台。 葡萄酒熟浇驼髓,萝蔔羹甜煮鹿胎。 砚笔寂寥空洒泪,管弦鸣咽自生哀。 雪寒门户宾朋少,且拨红炉守泰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