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十年诗酒客刀洲,每为名花秉烛游。 老作渔翁犹喜事,数枝红蓼醉清秋。 |
| 微踪一腐草,霜重不禁秋。 想悟浮生短,常为秉烛游。 |
| 洗君鹦鹉杯,酌我蒲萄醅。 冒雨莺不去,过春花续开。 英雄漫青史,富贵亦黄埃。 今夕湖边醉,还须秉烛回。 |
| 年饥未可倾家酿,昼短真当秉烛游。 中国醉乡隔万里,岂无寸地可逃愁。 |
| 夜来行乐雁池头,侍女分行秉烛游。 唱彻宪王新乐府,不知明月下樊楼。 |
| 江花绕琼阙,绿水带朱楼。 开宴坐清夜,飞觞凌素秋。 美人明月佩,仙客紫云裘。 生世真飘忽,应当秉烛游。 |
| 一围蜀锦万花枝,红绿相携傍酒卮。 不必夜深来秉烛,满庭风雨湿臙脂。 |
| 小楼风定月初斜,紫玉新枝绾落霞。 睡起不堪重秉烛,春来愁杀海棠花。 |
| 登高望烽火,谁谓塞尘飞。 王城富且乐,曷不事光辉。 勿言日已暮,相见恐行稀。 愿君熟念此,秉烛夜中归。 我歌宁自感,乃独泪沾衣。 |
| 落木碧空远,秋辉半壁斜。 游车停细草,飞盖带余霞。 水阔烟钟暝,鸦归省树哗。 长安捣衣急,秉烛傍谁家? |
| 三月江南花满枝,风轻帘幕燕争飞。 游人休惜夜秉烛,杨柳阴浓春欲归。 |
| 少年如晓行,志竟多閒佚。 老如夜还家,行李自迫怵。 向来轻寸阴,此去惜余日。 已往不可追,未来嗟莫失。 昔人秉烛游,不为杯中物。 |
| 虫有络纬婆,如缫复如纺。 豆篱秋雨余,秉烛不须纲。 置之银丝笼,因而入罗幌。 偏资儿女玩,终夜奏繁响。 |
| 珠靴玉指擘箜篌,谁记山南秉烛游? 结绮诗成江令醉,橐泉梦断沈郎愁。 天涯落日孤鸿没,镜里流年两鬓秋。 不用更求驱豆术,人生离合判悠悠。 |
| 燃薪代秉烛,煮茗当传杯。 但恨朋侪少,那知日月催。 衣裘任穿穴,芋栗且燔煨。 不为残年迫,吾心久矣灰。 |
| 赏心未足事多违,啼鸟声声怨夕晖。 客梦一番芳草歇,人生几度落花飞。 病难为别乡情远,老不禁愁酒力微。 犹记当年歌舞地,醉游秉烛夜深归。 |
| 东风吹寒晴,春事归花柳。 既有杖头钱,何苦不饮酒。 嗟嗟王孙去,芳草入户牖。 惟有南山高,晓雾亦白首。 去年秉烛游,知有今日否。 所以晋名流,酒杯不去手。 |
| 七十老翁身退耕,可怜未减旧风情。 典衣取酒那论价,秉烛看花每到明。 江浦时时逢画楫,寺楼处处听新莺。 此生无复阳关梦,不怕樽前唱渭城。 |
| 清明初过雨初收,春意重因霁景留。 风定草烟还压野,云开山色始归楼。 邙阴高树藏低岭,河曲新波没故洲。 点检丛花犹半在,应须秉烛为君游。 |
| 忆自梁州下益州,身闲处处醉红楼。 早知虚起弹冠意,悔不常为秉烛游。 诗思已惭驰阵马,目光犹觉射车牛。 莲峰日观何时到? 下看人间万里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