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秋意入茅屋,杖策登平原。 落日衔西山,一川顿明鲜。 萧萧江上竹,溜溜岩下泉。 我生本閒放,胡为此拘拳。 身世两相违,於今六十年。 勇退未为怯,锐进岂其贤。 |
| 酒弄三竿日,诗成一枕风。 寒声落鸿雁,秋意著梧桐。 |
| 落日挂征帆,西风客袂单。 灯明村店近,船重水程宽。 芦蓼作秋意,汀洲生晚寒。 钟声烟外寺,山色梦中看。 |
| 何以润泉号,取其清又清。 天游一丘壑,孩视几公卿。 杯举即时酒,诗留后世名。 黄花秋意足,东望忆渊明。 |
| 尾劄泥涂贱此笛,手提鸡肋峦虚名。 芦花伴我头俱白,山色迎秋意转清。 沙软马留金褭印,雁归滩列水犀兵。 尚能趁得黄花酒,听取东篱笑语声。 |
| 浮云起层阴,空中薄为雾。 檐端雨声寒,客子念迟暮。 祝融如昨日,白帝已更御。 寒声傍络纬,秋意入庭树。 六龙疾其驱,岁月不吾与。 妇子催授衣,荒城闻砧杵。 |
| 讲馀衣袂受风轻,来与阑干共晚晴。 山倚南云屏迤逦,江迎西月锦鲜明。 道心千古飞鸢接,秋意一楼宾雁横。 老柏上头天尺五,莫歌金石出商声。 |
| 人生行乐是便宜,惯入深林细品题。 有石两行如壁立,登楼一望觉天低。 亭前秋意惊松露,山外湖光拍柳堤。 此景欲吟吟不尽,夜深分付野猿啼。 |
| 红丝一曲傍阶砌。 珠露下、独呈纤丽。 剪鲛绡、碎作香英,分彩线、簇成娇蕊。 向晚群花欲悴。 放朵朵、似延秋意。 待佳人、插向钗头,更袅袅、低临凤髻。 |
| 蝶翅平沉疑坠叶,蝉声孤起在高枝。 空庭秋意无人会,月转西楼淡淡时。 |
| 甘雨作丰年,尤宜近伏天。 水无过大海,旱不救良田。 六月茅檐滴,千村饭灶烟。 山城秋意早,新粒市香{左禾右山}。 |
| 海近微茫白,山穷次第平。 固然天远大,加以眼高明。 草木惊秋意,松先挠客情。 西风莫相恼,归计此回成。 |
| 登高便可豁双明,吟外还能见物情。 南北盛衰关大数,英雄得失总虚名。 莫云千里乡心远,寒雁一声秋意清。 江上白鸥应笑我,等闲虚负水边盟。 |
| 秀岭寒青,冷泉凌乱催秋意。 佩环声里。 无限真珠碎。 叹我平生,识尽闲滋味。 来闲地。 为君一醉。 万事浮云外。 |
| 萧萧菰蒲如荻林,五月已觉秋意深。 烟波灭没有渔艇,浦漵飞鸣多水禽。 稽山出云极奇变,陆子岸帻方微吟。 一声菱唱起何许,洗尽万里功名心。 |
| 欲买山园种菊花,此心荏苒负年华。 几时三径成归计,今日重阳转忆家。 落帽已惊微雪早,登楼为望白云斜。 诗成卷起悲秋意,天阔风高未易涯。 |
| 雨后鸣湍走碧溪,水声秋意恰相宜。 窥蝉螳臂方衷甲,涿蚓鸡群竞济师。 初月挂檐窗未觉,新凉入牖簟先知。 西风早已催征棹,管领莼鲈入梦思。 |
| 丹凤飞来,细传日下丝纶语。 使君归去。 已近沙堤路。 风叶露花,秋意浓如许。 江天暮。 离歌轻举。 愁满西山雨。 |
| 幅巾筇杖立篱门,秋意萧条欲断魂。 恰似嘉陵江上路,冷云微雨湿黄昏。 |
| 侵床月白病全苏,掠面风清酒欲无。 渺渺塘阴下鸥鹭,萧萧秋意满菰蒲。 纵输烟渡横孤艇,也胜京尘暗九衢。 莫遣良工更摹写,此诗端是卧游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