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秋山青,秋水明。 午梦惊秋醒未醒,乾坤一草亭。 故国盟,故园情。 夜阑斜月透疏棂,孤鸿三两声。 |
| 囊封万字总空言,露滴桐枝欲断弦。 时事悠悠吾亦嫩,卧看秋水浸山烟。 |
| 秋水才深四五尺,扁舟斗转疾於飞。 可怜物色阻携手,正是归时君不归。 |
| 初霁独登赏,西楼多远风。 横烟秋水上,疏雨夕阳中。 高树下山鸟,平芜飞草虫。 唯应待明月,千里与君同。 |
| 蒲萄肥汗马,荆棘冷铜驼。 巫峡朝云湿,洞庭秋水波。 穷愁空突兀,暗泪自滂沱。 莫恨吾生误,江东才俊多。 |
| 门前秋水可扬舲,有意西寻白下亭。 只欲往来相邂逅,却嫌招唤苦丁宁。 |
| 客中睡眠少,常以鸡鸣兴。 新炭炽宿火,膏油续残灯。 焚香倚蒲团,外静中已凝。 荣辱两不到,淡如秋水澄。 出定窗已白,炯炯寒日升。 厨人作芋糁,供此在家僧。 |
| 秋水寒鱼白锦鳞,姜花枨实献芳辛。 东坡玉糁真穷相,得似先生此味珍。 |
| 门外秋水深,日日集鸥鹭。 是岂相与期,正以同类故。 残年过七十,朋旧半丘墓。 非吾济世心,叹息莫予助。 人生非金石,去日如脱兔。 三复东野诗,独立悲岁暮。 |
| 前山风雨凉,歇马坐垂杨。 何处芙蓉落,南渠秋水香。 |
| 树古半成槎,溪边庆贺斜。 寒林欲无路,小坞不多家。 去客背流叶,停舟见暮鸦。 朝朝省秋水,频减一痕沙。 |
| 秋水为神玉为骨,片云出洞游虚碧。 竚看他年鹤驾归,显彼青天与白日。 |
| 僧话磻溪叟,平生重赤松。 夜堂悲蟋蟀,秋水老芙蓉。 吟坐倦垂钓,闲行多倚筇。 闻名来已久,未得一相逢。 |
| 持长竿,摇短艇。 篛笠只一个,蓑衣无两领。 洞庭秋水负不吹,涵虚恰似新磨镜。 末后句,留与谢三郎。 |
| 微凉风叶下,楚俗转清闲。 候馆临秋水,郊扉掩暮山。 月明潮渐近,露湿雁初还。 浮客了无定,萍流淮海间。 |
| 秋水清来不钓鱼,有时遮眼强寻书。 过从闲客犹全少,况是朝官更合疎。 |
| 旧时秋水醉吟者,且作西山病叟呼。 可惜黄花逢令节,樽中酒燥笔头枯。 |
| 秋水浅出滩,秋叶落成阵。 方喜风露消,已叹霜霰近。 衰疾虽向平,死死亦堇堇。 灯青地炉冷,吾学其少进? |
| 衰荷有余姿,秋水清更急。 木落天宇宽,庭虚山气入。 寒鱼渐受钓,野果晴可拾。 幽居无余营,但与山水习。 济时无良谋,戎陈畏戈录。 端坐阅岁时,多惭微禄及。 |
| 沙行水宿几江南,石斗龙求久已谙。 秋水故应旋面目,顺流东望为君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