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丈夫策定在吴钩,浪把桥门作胜游。 采笔误人随骥尾,锦标还我占鳌头号。 关山梦寐三千里,竹帛功名四十秋。 安得九重容借箸,尽将军国为前筹。 |
| 策策桐叶风,蒙蒙菊花雨。 空堂一灯青,幽壁百虫语。 嗟余岂愿仕,老病归无所。 屈指计岁年,强半堕羁旅,荷戈北戍秦,挂席西适楚。 名惭垂竹帛,文不谐律吕。 所余惟一死,忍复类儿女。 金丹或可成,青霄渺轻举。 |
| 早岁英声已绝尘,暮年高节更殊伦。 绛帷久擅诗书乐,朱邸频酾酒醴醇。 不许功名书竹帛,祗将文行照簪绅。 乡邻若欲存遣范,祭社端宜配古今。 |
| 金马门深昼漏迟,石渠新草汉文辞。 丝纶世掌多君在,竹帛名传为尔期。 匏叶鋋墙风起处,土花生砌雨晴时。 革除旧恨成新乐,木榻清樽颇费诗。 ¤ |
| 梁公乃贞固,勋烈垂竹帛。 昌言太后朝,潜运储君策。 待贤开相府,共理登方伯。 至今青云人,犹是门下客。 |
| 草露前朝事,荆茅圣主封。 空传馀竹帛,永绝旧歌钟。 清镜无双影,穷泉有几重。 笳箫最悲处,风入九原松。 |
| 赫赫尚父,时维鹰扬。 神潜韩略,襟抱帝王。 谈笑致主,竹帛流芳。 国有严祀,载稽典常。 |
| 赫赫尚父,时维鹰扬。 神潜韩略,襟抱帝王。 谈笑致主,竹帛流芳。 国有严祀,载稽典常。 |
| 明月隋珠忽堕前,坐令衰飒意飘然。 无端太史头抢地,安得扬雄赋上天。 前辈门墙余几在,他时竹帛竟谁传。 落花流水君愁不,南渡于今六十年。 |
| 武侯落落旧规摹,千载谁能发壮图。 抚定南方无后顾,感通北面自前孚。 但于号令教心服,自是欢忻听指呼。 群策不遗光竹帛,方知儒术本非迂。 |
| 伊人高步接夔龙,旧隐荒凉石伞峰。 莘野躬耕闻往事,传岩代筑见遗踪。 草茅岂合掩崇业,竹帛终能纪茂庸。 朝暮油云肤寸合,何妨霖雨遍三农。 |
| 堂堂襄敏公,扬旌上熙河。 竹帛有时尽,勋业谁能磨。 珍重紫阳翁,一言定群讹。 世德远如此,吾曹当若何。 |
| 万物何总总,错糅两仪间。 人身亦一物,于何较媸妍。 古人有不朽,身后贵名传。 鸿勋勒惇史,奥学在崇编。 托兹以名世,庶用垂不刊。 孰知竹帛寿,不似金石坚。 夙予秉微尚,外慕俱弃捐。 独持方寸心,千载明月悬。 ¤ |
| 忆凤求麟最可怜,白头踯躅几山川。 尘昏泗水弦歌地,灰冷咸阳竹帛烟。 万里云霄曾放鹤,五湖风月满归船。 乾坤自有知音在,牙也何须便绝弦。 |
| 纷纷竹帛传,浩浩金石刻。 沦亡已无限,存亦谁爱惜。 如何伏羲氏,文字二三画。 姬孔岂不圣,用以演周易。 |
| 坐穴藜床愧未能,酌泉聊喜曳枯藤。 诗从病後功殊少,酒到愁边量自增。 事业何由垂竹帛,笑谈空觉负交朋。 兴阑却逐栖鸦返,寂寞西窗已上灯。 |
| 灯窗磨岁月,竹帛勒功名。 晦迹溪西隐,终身谷口耕。 似山犹有漏,于佛悟无生。 尚喜家驹骏,何惭辅嗣甥。 |
| 蚤兆于凤卜,来嫔驷马车。 夫君宜竹帛,子舍各诗书。 露薤丹旌举,风杨组帐虚。 空余彤管训,他日照乡闾。 |
| 龙墀班听漏声长,竹帛昭勋扑御香。 鸣佩洞庭辞帝主,登车故里册闽王。 一千年改江山瑞,十万军蒙雨露光。 吟寄短篇追往事,留文功业不寻常。 |
| 汉规群玉府,东观近宸居。 诏许无双士,来观未见书。 皇文开万卷,家学陋三馀。 竹帛森延阁,星辰绕直庐。 诸生起孤贱,天子自吹嘘。 愿以多闻力,论思补帝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