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「笔力」的诗词
  • 1 [宋] 王炎

    《和萧参议游岳麓八绝》

    近来曾与二三子,准拟诛茅紫翠间。
    老石摩挲堪篆刻,恨无笔力记西山。
  • 2 [宋] 释智愚

    《墨戏屠生善老融牛》

    草木传真笔力高,戴嵩牛在一秋毫。
    此行莫拟天台去,忍作孤僧过石桥。
  • 3 [宋] 岳珂

    《张安国写坡诗帖赞》

    玉妃粲粲怯诗瘦,秦艳苏腴略先后。
    于湖笔力并奇秀,手执遗篇欲三嗅。
  • 4 [宋] 黄庭坚

    《和邢惇夫秋怀十首》

    谢公蕴风流,诗作鲍照语。
    丝虫萦草纸,笔力挟风雨。
    万里投谏书,石交化豺虎。
    世方用贤髦,先成泉下土。
  • 5 [宋] 岳珂

    《赵清献勤洁帖赞》

    为御史而称其铁面,宜笔力之健。
    尹成都而琴鹤以行,宜字体之清。
    书法何出,心即其物,可以比魏公之笏。
  • 6 [宋] 蔡肇

    《送朱行中守润》

    东南闻诏想风流,竹马津亭待去舟。
    夹案曾为新右史,分符仍是古诸侯。
    大江注海吞三岛,高阁临城览五州。
    笔力自能回造化,鹤林神女谩来游。
  • 7 [宋] 陆游

    《感旧》

    君不见资中名士有李石,八月秋涛供笔力,初为博士不暖席,晚补台郎俄复斥。
    诸公熟睨亦太息,摧压至死终不惜。
    生前何曾一钱直,没後遗文价金璧。
    後之视今犹视昔,此事诚非一朝夕。
    山城旧庐暗荆棘,羸然诸孙守坟籍。
    抚孤我负朋友责,万里诗成泪空滴!
  • 8 [宋] 赵蕃

    《芙蓉道间二首》

    芙蓉山上芙蓉尖,向人咫尺分毫纖。
    或如冠剑或鸟兽,令我左右烦窥觇。
    平生退之南山句,为渠持骋笔力严。
    那知刻画果办此,造物至是无留殓殲。
  • 9 [宋] 岳珂

    《楞伽经注帖赞》

    贝多之叶来金仙,益以注释非忘言。
    楞伽著在西域编,名虽或讹经则传。
    唐世经生笔力便,兹文流布今几年。
    河南题字恐未然,留与末世观蹄筌。
  • 10 [宋] 蒲寿宬

    《再用韵和苇航》

    长江不直一杯宽,自笑狂生笔力悭。
    有酒何须夸戏马,绕篱岂必强登山。
    世无刘表谁知己,人说渊明我厚颜。
    风雨满城都过了,多簪黄菊出松关。
  • 11 [宋] 郑刚中

    《代答》

    高才沐新诗,笔力回万牛。
    讽我挽河汉,溥将膏泽流。
    吾闻天甚仁,爱民颁九畴。
    人间失彝叙,乃有偏毗忧。
    列星但随旋,一气同浮游。
    讵敢弄天柄,私恩回旱头。
    胡不自修德,和气浃九州。
    奚烦雕肾肠,诗章远相求。
    君其谕乡邻,此外无良谋。
    尚几驻车骈,俯为观有秋。
  • 12 [宋] 刘宰

    《送友人赴省试》

    月满千门夜未央,忆陪多士凑文场。
    露将寒透银袍冷,兴与秋来笔力刚。
    十载转头成昨梦,一身为客尚他乡。
    为言桂苑聊镳客,要折高枝压从芳。
  • 13 [宋] 黄庭坚

    《题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二首》

    海内文章非画师,能回笔力作枯枝。
    豫章从小有梁栋,也似郑公双鬓丝。
  • 14 [宋] 姜特立

    《次洪监簿惠诗韵五首》

    三洪文字照乾坤,小谢风流笔力存。
    悟解向人难举似,见花微笑自忘言。
  • 15 [宋] 赵蕃

    《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》

    草衣旧识牡丹碑,字字腾拿更倔奇。
    我亦参军成潦倒,愧无笔力欠渠诗。
  • 16 [宋] 张嵲

    《赠无方叔》

    吾叔超世士,笔力回狂澜。
    作诗到合处,未谢春草篇。
    罢官守环堵,冷屋风萧然。
    操尚非矫世,静退真所安。
    慷慨引濁醪,俛默窥尘编。
    冥搜得新语,自喜欲忘年。
    常言毕婚嫁,归老汉水边。
    此意有真趣,勿为儿辈言。
  • 17 [宋] 赵蕃

    《赠张次律司理三首》

    长沙有贤掾,京兆出名门。
    笔力追前辈,阴功及后昆。
    龙门首加荐,枢府旧弥敦。
    看即飞腾去,宁当寻尺论。
  • 18 [宋] 刘应时

    《曹直夫水石短轴二首》

    奔流出峡响如雷,笔力浮天亦壮哉。
    吴蜀兴亡千古恨,白鸥时逐良花来。
  • 19 [宋] 刘克庄

    《送赴省诸友·林汝大》

    天性怜才老未衰,爱君笔力绝新奇。
    引弦连发天山箭,举手高攀月窟枝。
    藻蕴科名通谱牒,旦希优劣系修为。
    穷人只有诗堪赠,空耸山肩撚雪髭。
  • 20 [宋] 岳珂

    《刘无言辋川诗帖赞》

    辋川之胜,新诗之咏,所以适性也。
    繭纸这莹,笔力之劲,所以写兴也。
    维诗与笔,景物交映也。
    并于唐图,于是为称也。
相关字典
相关词典
名句 | 成语大全 | 宠物百科 | 杂谈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