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海底灵根石效奇,山经地志不曾知。 凝红幻出珠千颗,染紫装成玉一枝。 鹤骨龙姿随质见,鸾栖凤宿与香宜。 元戎高唱真难和,愧我年来笔力衰。 |
| 不饮无何一味膻,听渠七字辄欣然。 念非公子谁堪比,可奈吾衰不待年。 料得诗魔排锦绣,却从笔力里山川。 兰亭若未归修禊,更伴刘郎发秘传。 |
| 至治臻无事,丰年乐有成。 图书开秘府,宴饫集群英。 论道皇坟奥,贻谋宝训明。 九重多暇豫,八体极研精。 笔力千钧劲,豪端万象生。 飞牋金洒落,拜赐玉锵鸣。 盛际崇儒学,愚臣滥宠荣。 惟能同舞兽,闻乐识和声。 |
| 凤巢无鸺鹠,虎穴不生狸。 巽岩四十年,名声儿童知。 黄流出昆仑,笔力子似之。 严兵鏖残敌,往往辄偃麾。 廉颇用赵人,战胜地有宜。 一吸空湖江,兹行定英奇。 事功出邂逅,道德为根基。 傥践钟鼎盟,毋爽藜藿期。 请因问安际,订我言是非。 |
| 旋开白酒买莲房,满泻桐膏炤玉缸。 月女冷窥青斗帐,风神轻撼碧纱窗。 公疑我是今皇甫,我恐公为昔老庞。 醉后唾珠粘纸面,笑将笔力与人扛。 |
| 古来乐府近来无,笔力如君却有余。 日恐遗音亡正始,喜闻新作过黄初。 不夸艺苑徒工瑟,应免侯门久曳裾。 更向江西诗窟去,他年时寄一行书。 |
| 未识平时活国方,只将诗句阅风光。 盘空笔力今谁敌,独扫千人不可当。 |
| 秦灰已冷文字灭,峄山火焚石鼓裂。 跨斯肩籀属何人,汉隶唐分竞殊劣。 若人笔力森积铁,屋雨漏痕钗股折。 燕京死却茅召之,四明乃遇屠宗哲。 亭前墨妙声登登,野客海乡归未能。 预拂悬崖一片石,要须元结颂中兴。 |
| 空山冥冥云雾窗,春风好梦欹残缸。 朝来果得故人信,微凸而么犀銙双。 贵人争买百璎珞,此心儿女久已降。 坐观市井起攘袂,念之使我心纷庞。 领君此意九鼎重,虽有笔力安能扛。 何时来施三昧手,慰我渴梦思长江。 |
| 於越茫茫羁旅久,函秦落落笑谈中。 曲江烟月新春梦,寒食人家故国风。 此际一樽曾邂逅,他时相见更从容。 丈人笔力知强健,何事书来不吐虹。 |
| 逃空每喜足音闻,之子相逢真可人。 知友无非大父行,求君须向古人伦。 蛮烟倾盖情如故,蜀茧题诗墨尚新。 文采风流百不俗,更馀笔力挽千钧。 |
| 猎猎英声世少双,两年乡国望麾幢。 才猷牛蔡硎初试,笔力龙文鼎独扛。 风节又新唐十道,恩波仍浃禹三江。 澄清何事先经济,尚使尊贤志未降。 |
| 羡杀君家有两方,阿戎材幹更昂藏。 久知笔力能扛鼎,此去贤书定探囊。 邻近玉渊尝借润,眼中珠树看争芳。 旧陪众俊工飞动,老气因君尚激昂。 |
| 义和传来见一班,少年笔力老孱颜。 根源有学皆堪味,首尾无瑕孰敢删。 工要前篇人易取,说须两段意相关。 森森天骨晶光缥,去必轩腾十二闲。 |
| 笔力强於二石弓,文场早合擅元戎。 东西涂抹未为老,左右图书那得穷。 三日窥牛酬壮志,十年到凤策奇功。 更须传取长生诀,蜜炬高烧不受风。 |
| 丹墀曾独绎丝纶,御札亲题第一人。 莺喜上迁张笔力,马谙西讨仗威灵。 亚夫金鼓从天降,韩信旌旗背水陈。 耆致尔功还奏阙,图形仍许上麒麟。 |
| 杳杳南风琴,洋洋大雅音。 复古心未古,难以笔力任。 秋台千古调,渊乎乐不淫。 天然绝琱饰,无非情性吟。 掩卷三叹息,式如玉与金。 |
| 梦绕天涯去意浓。 客愁春恨两匆匆。 绿波初涨桃花浪,画鹢轻随柳絮风。 无笔力,判虚空。 关山千里两心同。 鱼书雁字都休问,只看啼痕翠袖红。 |
| 髯滕笔力万钧强,少日诗声远擅场。 身著青衫头半白,腰县铜印绶仍黄。 鱼来俞市鲜无数,酒满龙渊乐讵央。 若许为氓仁政里,一廛烟水受渔郎。 |
| 江表归来得自由,旧乡能复到温柔。 辞源已见流三峡,笔力当期挽万牛。 白日忍从黄雾塞,青天那复黑云浮。 报除骄冠还强汉,会有忠良告远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