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春晚娑罗百叶开,仙翁精舍长蓬莱。 朝元未罢门深闭,不管人间有客来。 上大面 |
| 石径度流泉,奇探小有天。 树垂冰作雨,砌暖玉生烟。 屈膝红墙绕,蜵娟紫阁连。 不如深翠处,精舍作幽偏。 |
| 寻山轻近境,偶向此中来。 精舍层岩拥,穹林石路开。 排云今岁竹,封径几年苔。 僧老无余事,端居傲劫灰。 |
| 精舍傍修岭,道山随眼明。 山遗僧偃迹,水作剡溪声。 无雨竹亦润,有风松更清。 上方真可住,不用触归情。 |
| 菊花潦倒雨冥冥,秋菌参差上壁生。 台榭可堪闲眺望,池笼不快野心情。 猿啼山馆寒无梦,灯背风帘滴到明。 却为农家妨斂获,丛祠精舍擬祈晴。 |
| 武夷精舍果何如,名字流传动八区。 大隐山前溪五曲,一间茅屋与谁居。 |
| 修竹藏精舍,香林绕化城。 窗中九峰秀,门外五湖平。 绿树凉云合,丹枫夕照明。 祗缘山太静,易得感秋声。 |
| 招提精舍好,石壁向江开。 山影水中尽,鸟声天上来。 一灯传岁月,深院长莓苔。 日暮双林磬,泠泠送客回。 |
| 幸身未老已先闲,到处时时尽醉还。 更欲相邀莲社客,共寻精舍上孱颜。 |
| 窈窕沧波寺,玲珑水上扉。 绿窗云竹净,朱户露花晞。 鱼逸晴偏跃,鸥闲昼不飞。 东邻精舍近,无虑戴星归。 |
| 遗民爱精舍,乘犊入青山。 来署高阳里,不遇白衣还。 礼贤方化俗,闻风自款关。 况子逸群士,栖息蓬蒿间。 |
| 瓦送绣行均一去,如公之去独贤哉。 国侨存校如迂阔。 涑水辞枢冀挽回。 聊为先师主精舍,不烦残客到翘村。 半山未是忘情者,重拜头厅便出来。 |
| 残年仍置闰,五日恰逢春。 携酒客独尝,敲门僧不嗔。 双松如拱立,万井自横陈。 精舍故盘礴,元规尘上人。 |
| 泥洹金为地,祇园宝作坊。 莲猊两足尊,天龙亿万王。 灯存千岁焰,垆腾百种香。 精舍坐苾刍,屈曲蜂联房。 又如拘陀叶,处处荫清凉。 暂栖蕴已空,弘慈不可量。 |
| 隐士遗尘在,高僧精舍开。 地形临渚断,江势触山回。 楚野花多思,南禽声例哀。 殷勤最高顶,闲即望乡来。 |
| 我爱此山头,及此三登历。 紫霞旧精舍,寥落空泉石。 朝市日喧隘,云林长悄寂。 犹存住寺僧,肯有归山客? |
| 孔明孟德两驰驱,三国人才信有馀。 未肯草庐终此世,不知精舍读何书。 木牛古不傅遗法,铜雀今成一废墟。 毕竟忠邪天不识,当年成败复何如。 |
| 宝山山顶结芙蓉,方士凌虚几御风。 日月光华含吐异,云萍踪迹往来空。 石盘草子粘深碧,土级苔花剥碎红。 侧近又将精舍展,蓬瀛有路直能通。 |
| 钱塘门外古昭庆,取便寻幽过野堤。 僧不参禅修净业,佛无定相示全提。 法林自是忘忧所,精舍堪称小隐栖。 而我民艰常满目,岂能耽静对阇黎。 |
| 精舍萧然绝世尘,登临渐觉爽精神。 庭连翠岛松篁暗,沼接清流瀑布新。 高洁白云长作侣,幽间明月每为亲。 开窗更有消烦景,猿鹤无机解伴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