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乔木万馀株,清流贯其中。 前临大川口,豁达来长风。 涟漪涵白沙,素鲔如游空。 偃卧盘石上,翻涛沃微躬。 漱流复濯足,前对钓鱼翁。 贪饵凡几许,徒思莲叶东。 |
| 县滩如沸鼎,玄馆足清幽。 竹迳不留暑,莲池先借秋。 学仙师有诀,恋禄我怀羞。 安得双岛舄,乘风八极游。 |
| 人间方鼎镬,个里独冰霜。 自是清难浊,能令暑亦凉。 客迁愁瘴海,妃浴涴温汤。 惟有兹泉冷,冷中滋味长。 |
| 浴罢闲无事,悠然寄一床。 水风凉醉颊,松月上虚廊。 岸久乌纱侧,熏余细葛香。 今宵一美睡,何止傲羲皇。 |
| 昌处皆炎热,澄江消客忧。 相邀读书罢,同作浴沂游。 自喜坐茂树,谁能唤小舟。 月华如有待,先在柳桃头。 |
| 散发江天嬾出游,衡门日落锁梧楸。 火云突兀方蒸暑,银汉纵横已报秋。 熠熠露萤黏径草,冬冬漏鼓下谯楼。 追凉明日无奇策,聊向林间卜雨鸠。 |
| 薰风初转夏,绿树老春莺。 暗溜穿花入,轻云融竹生。 倚凉欹书扇,拭沪听秦笔。 素袜香尘暗,槐阴树底行。 |
| 环坐列胡床,儿曹共此凉。 风生桐叶墬,露下稻花香。 老幸返初服,穷宜归故乡。 已无缨可濯,清啸对沧浪。 |
| 河汉微茫月渐低,风声正在草堂西。 莎根唧唧虫相吊,木末翻翻鹊未栖。 屯甲近闻如积水,守关不假用丸泥。 孤臣报国嗟无地,只有东皋更饱犁。 |
| 红映衡门夕照明,翠浮村巷暝烟生。 摇摇楸线风初紧,颭颭荷盘露欲倾。 数酌浊醪留客醉,一编疑义与儿评。 须臾散去人声寂,独数城头长短更。 |
| 问吾何处避炎蒸,十顷西湖照眼明。 鱼戏一篙新浪满,鸟啼千步绿阴成。 虹腰隐隐松桥出,鹢首峨峨画舫行。 最喜晚凉风月好,紫荷香里听泉声。 |
| 湖上阑干百尺台,台边水殿倚云开。 红桥人隔荷花语,玉碗金盘进雪来。 |
| 不嫌西照与朝曦,城郭谁知住翠微。 天幸外门才咫尺,欲陪杖屦夜忘归。 |
| 天地空无半点尘,翛然池馆浸虚明。 几更今古月常在,一片襟怀水共清。 风定波摇晴树影,鱼翻露泻翠荷声。 炎凉圆缺须臾事,我独於斯感世情。 |
| 小艇撑过第一桥,酌泉桥下掷诗瓢。 来游道院分荷供,拟拉吟僧遣鹤招。 暮霭直从渔笛起,月华高过塔灯遥。 且于静处偷清福,人海惊人涌似潮。 |
| 小阁凭虚看洛城,满川云物拱神京。 风从万岁山头至,多少烟岚并此清。 |
| 小阁清风岂易当,一般情味若义皇。 洛阳有客不知姓,二十年来享此凉。 |
| 密竹荫回塘,阴阴小院凉。 低回忘扇拂,独自懒衣裳。 弱蔓扶新绿,红蕖并晚香。 华胥愁不到,只在水云乡。 |
| 上林献赋恨空回,水驿冰鲜夜半催。 枕上笙箫听渐近,杨梅卢橘过江来。 |
| 兀坐铃斋困郁蒸,举头忽见月华明。 兴来策杖园中去,聊复寻山听水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