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久卧堪忧巷,惊闻不滅书。 高风五柳外,深意八行馀。 努力邀加饭,相逢约下车。 殷勤长跪读,双睫费涟如。 |
| 大古应身三十二,一身三十二重非。 金刚正体是非外,鹊噪鸦鸣无了时。 |
| 我有大经卷,量等三千界。 亲付最明殿,祝寿如沧海。 但愿得此经,当下明此心。 的知胡达磨,元不在少林。 |
| 张辞张辞自不会,天下经书在腹内。 身即腾腾处世间,心即逍遥出天外。 |
| 赤日几时过,清风无处寻。 经书聊枕籍,瓜李漫浮沉。 兰若静复静,茅茨深又深。 炎蒸乃如许,那更惜分阴。 |
| 梅雨无时下,霖淫一月余。 重阴迷早晚,常课废经书。 衣润无由曝,园荒亦欠锄。 尧天舜日远,怀抱若为舒。 |
| 花木四时分景致,经书千卷好生涯。 有人若问闲居处,道德坊中第一家。 |
| 城里住烟霞,天津小隐家。 经书为事业。 水竹是生涯。 恨为云遮月,愁因风损花。 恨愁花月外,何暇更知他。 |
| 人救眼前急,何曾利益心。 愚迷终浅见,达者智高深。 苦行须知应,余忧力不任。 经书无限意,稽古便同今。 |
| 道高人世礼周旋,语默如痴似不言。 洗涤要教心地静,狐疑勿类水蓱翻。 经书立法尽修真理,岁月休防罢引援。 雅合无为深见识,阴阳去住捉寒暄。 |
| 一门皆擢第,君独老儒冠。 试卷年年纳,经书日日看。 文为前辈赏,命合主司难。 遥想泉台恨,铭旌未写官。 |
| 翼翼取则地,菁菁乐育篇。 使轓临学舍,台席俯谈筵。 韦相傅经书,文翁唱教先。 诸生动观叹,门外卓卿旃。 |
| 尧夫非是爱吟诗,诗是尧夫用畜时。 史籍始终明治乱,经书表里见安危。 庖羲可作三才主,孔子当为万世师。 不止前言与往行,尧夫非是爱吟诗。 |
| 道高人世礼周旋,语默如痴似不言。 冼涤要教心地静,狐疑扔类水萍翻。 经书说尽修真理,岁月休防罢引援。 雅合无为深见识,阴阳去住促寒暄。 |
| 经书上卿白刘子,史称三老为董公。 赵章泉自号晏叟,朱先生一字遁翁。 |
| 经书不是语虚无,荆棘丛中有坦涂。 不遇至人真口诀,误人错下死工夫。 |
| 经书满腹中,吾识广川翁。 年老甘无位,家贫懒发蒙。 人归洙泗学,歌盛舞雩风。 愿接诸生礼,三年事马融。 |
| 七岁神童古所难,贾家门户有衣冠。 十人科第排头上,五部经书诵舌端。 见榜不知名字贵,登筵未识管弦欢。 从今稳上青云去,万里谁能测羽翰。 |
| 诚身古君子,耆德老先生。 言行纯无玷,经书富满籯。 兰阶群玉秀,桂苑一枝荣。 有后谁公比,文盟压世英。 |
| 生长承平玩细娱,变兴仓卒不支吾。 轻裘太守抛铃下,宝玦郎君泣路隅。 谍报长驱殊未觉,经书大去可胜诛。 世间果有桃源否,千载无人更问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