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辨得从容死,知渠磊落人。 风云数世泽,玉雪百年身。 谱牒图经书,园林墓道新。 不知沧海上,更费几沾巾。 |
| 吾宗老孙子,质朴古人风。 耕凿安时论,衣冠与世同。 在家常早起,忧国愿年丰。 语及君臣际,经书满腹中。 |
| 静节灌园馀,得非成隐居。 长当庚子日,独拜五经书。 白浪吹亡国,秋霜洗大虚。 门前是京口,身外不营储。 |
| 将为干名入帝都,却言归隐蜀乡闾。 永抛丹桂辞京辇,深入青山侍板舆。 囊里几般仙药草,杖头数卷道经书。 相门亲友应相羡,富贵终难复旧居。 |
| 养母耻干禄,湖村笔代耕。 经书于口授,孝友在躬行。 开帐烟篱晓,篝灯雪牖明。 自今邻壁鼠,应怖夜吟声。 |
| 清苦吟诗客,癯羸嗜学身。 诗书不得力,鬼物定欺人。 类物传遗学,经书植妙因。 九原谁与友,千载葬鱼臣。 |
| 昔我为行客,烦君作好诗。 今吾仍是主,送子得无辞。 文赋须勤作,经书莫暂离。 天资诚美矣,师道可无之。 |
| 孤云独鹤共悠悠,万卷经书一叶舟,楚地巢城民舍少,烟村社树鹭湖秋。 蒿莱织妾晨炊黍,隅落耕童夕放牛。 年少不应辞苦节,诸生若遇亦封侯。 |
| 麟经书雨意何如,可喜非常故可书。 膏泽未观南亩遍,嫩凉且觉北窗虚。 采持好入丰年颂,把酒聊娱化日舒。 怀抱一时宽亩亩,微痾勿药顿消除。 |
| 上犹石硙天下无,霏霏吐出焦溪腴。 龟泉二湛康庐如,瓦鼎才跳鱼眼珠。 顾我常苦收肠枯,一汲河润九里余。 山精木怪不作魔,浇过秦论风生裾。 几回唤醒眉山苏,诗句零落樵与渔。 向非朔洛角植党,焦溪安得声价俱。 似闻东观罗遗逸,烦君寄上图经书。 |
| 宰官才具万人豪,鸡小如何下得刀。 奏课再经书上上,理繁祗见辦多多。 抽囊有卷牛腰重,装橐无金马骨高。 欲贺政成怜我懒,篇诗付与邑人歌。 |
| 对看中秋是好天,健来欣为子分田。 只消菽水叹无尽,况有经书腹可便。 家事既传情思稳,吟篇谩写墨痕鲜。 惟馀学课随年捱,共我艰劬知几员。 |
| 笑辞聘礼深坊住,门馆长闲似退居。 太学官资清品秩,高人公事说经书。 年华未是登朝晚,春色何因向酒疏。 且看牡丹吟丽句,不知此外复何如。 |
| 遇七修斋,庚申餐素,礼参旦望行香。 时时念道,世梦顿然忘。 三教经书为伴,真闲处、胜似贪忙。 迷云散,一轮皓月,无缺照无方。 从长。 明大道,暗中积行,上达穹苍。 效许庞归去,万古名扬。 未往蓬壶阆苑,筠轩坐、吟笑潜藏。 功成去,阴公难唤,跨鹤到仙乡。 |
| 天上仙无懵懂,人间性有顽愚。 门中有幸看经书。 性性堂堂开悟。 达理真明妙有,观空体合虚无。 慧通灵宝证元初。 谁解无文不度。 |
| 畏爱盾衰日,清和夷惠风。 仁何如管仲,恩罔极王通。 王必三微谨,天为一大公。 五行应过眼,万字佛头胸。 治国运掌上,经书满腹中。 凭栏心尚壮,引镜鬓俄翁。 锡屈天生德,教咸黄览忠。 齐夷靡瞻骋,内外诅万讧。 一酌泉流浊,四知囊匮丰。 咏觞聊畅叙,羹水辨和同。 不当陈三价,难逃黄九穷。 |
| 古木重门掩,幽深只欠溪。 此中真吏隐,何必更岩栖。 名姓镌幢记,经书逐库题。 字随飞蠹缺,阶与落星齐。 伴直僧谈静,侵霜蛩韵低。 粘尘贺草没,剥粉薛禽迷。 衰藓墙千堵,微阳菊半畦。 鼓残鸦去北,漏在月沉西。 每忆终南雪,几登云阁梯。 时因搜句次,那惜一招携。 |
| 我病死无日,经书更穷年。 少年宜若厉,诗酒勿留连。 |
| 东观刘郎一古儒,等闲简帖类经书。 论交不弃如云客,并马常容似雪驴。 蝴蝶梦魂知有据,凤凰诏命想无虚。 翻愁旦暮西垣去,难伴王维宿直庐。 |
| ... 日月更相锁,道义分明储。 不愿空岧峣,但愿实工夫。 实空二理微,分别相起予。 经书荒芜多,为君勉勉锄。 勉勉不敢专,传之方在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