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西金天晶,气禀勇於义。 时台紬书乐,一麾岂其志。 堂堂蜀蜀公孙,加璧不可致。 语默易规,经纶那得避。 君看西山岑,郁积好云气。 肤寸泽四海,敛退无一事。 持以问亨泉,寒洌忍自必, |
八郡恢成绩,江山入壮图。 风流羊叔子,才术管夷吾。 绝笔诗犹在,酬君志不渝。 经纶如有位,肯堕浅规摹。 |
讲学元无倦,繙书老更勤。 能令神气王,直互死生分。 玉折经纶具,星垂翰墨勋。 凄其知已地,洒泪湿寒云。 |
竹屋已三间,花迳旋一新。 芳苞束碎锦,细草铺柔茵。 曾悟顺动豫,岂叹云雷屯。 个中足俛仰,世上谁经纶。 |
豸冠风采,绣衣声价,曾把经纶少试。 看看有诏日边来,便入侍、明光殿里。 东君未老,花明柳媚,且引玉尘沈醉。 好将三万六千场,自今日、从头数起。 |
万石崔嵬,二水涟漪。 此江山、天下之奇。 太平气象,百姓熙熙。 有文章公,经纶手,把州麾。 满斟寿酒,笑拈梅枝。 管年年、长见花时。 佳人休唱,浅近歌词。 读浯溪颂,愚公记,澹岩诗。 |
还家香稻荐新红,乐岁佳辰定不空。 绿醑好邀山月饮,紫鳞长与海朝通。 不妨香火寻高士,只恐经纶欠此翁。 我亦欲归归未得,相逢端的是长风。 |
玉筍班中第一人,堂堂风采照公卿。 箕裘四世儒科贵,簪橐三朝法从荣。 广厦细旃多启沃,黄扉青琐罄忠诚。 经纶未了犹遗恨,信史空留后世名。 |
世间利欲久胥沦,才有诗书不是贫。 三极经纶须是学,一毫愧怍便非人。 充之家国而天下,穷则江湖一钓纶。 寄语黄州王学士,不妨借我华阳巾。 |
分得濂溪一派清,皇皇仁义不贪名。 金华学道行持到,禹穴题舆去就轻。 一节以趋何简易,十年不调转光明。 匡时富有经纶在,若木华边缓辔行。 |
诗客少微家,世有斗南人杰。 一段素襟清韵,似玉壶冰雪。 怀中卿相饱经纶,况是好时节。 我有太平歌颂,待形容贤业。 |
文章于道未为尊,求道须教造大醇。 理学一门要精密,时文大病在尖新。 高谈天下经纶易,谁疗目前饥馑因。 拼却挂冠高蹈去,孰云林下果无人。 |
宿留江湖长子孙,行藏节节耐人看。 及为侍从身垂老,欲试平生事转难。 书就仅题前太史,功成方记旧甘盘。 令人长恨经纶意,历事三朝见一斑。 |
试数中兴社稷臣,独公名德冠簪绅。 合依衮绣归双阙,却拥旌幢帅七闽。 帝欲十连均雨露,人思四海静风尘。 会须展尽经纶手,总把安危佩一身。 |
风树秋悲乞暂闲,寿星宵陨几时还。 子同房杜经纶地,夫在荀陈伯仲间。 恩重七封开表海,行高三美勒名山。 犹言未足平生养,看即元台恨莫攀。 |
祗为分尤辍近臣,不应持久费经纶。 暂来制阃无多日,归去朝天及早春。 红旆绿油生羽翼,落霞秋水动精神。 行行但说长安近,辜负攀留几许人。 |
场屋声名四海知,十年平步上丹声。 伏蒲议论高千古,视草文章妙一时。 雅望自应登辅弼,壮图仍欲济艰危。 谁知竟负经纶志,空使人怀殄瘁悲。 |
爰立为霖仰望深,今朝一雨慰苍生。 经纶久柬君心在,变理还同天道亭。 爱国虑勤宽玉带,筹边谋远捍金城。 我公动业难模写,但见皇家庆太平。 |
道包众妙起经纶,粒粟中藏天地仁。 五石匏徒夸彼大,一瓢饮有乐之真。 从来硕果存生意,吾岂匏瓜系此身。 文穆此心唯念旧,还能续得馑亭春。 |
日月沄沄与水争,披襟照见发华惊。 少年忧患伤豪气,老去经纶误半生。 休向朝廷论一鹗,只知田里守三荆。 清溪几曲春风好,已约归时载酒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