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天下有诛赏,固非君所私。 太宗泣君集,意恐劳臣疑。 至公一以废,智术相维持。 哀哉功名士,汲汲尚趋时。 |
| 四皓逃秦终翼惠,伯夷避纣亦归文。 先生岂是忘君者,最有维持汉鼎勋。 |
| 淑行繇真履,慈根自夙知。 性情诗调适,内外礼维持。 春合青苹乱,秋原白木悲。 只今哀窈窕,手线授衣时。 |
| 纵识朱砂及黑铅,不知火候也如闲。 大都全藉维持力,毫发差殊不作丹。 |
| 秦淮二十四浮航,何似高高虹作梁。 恐有兵戎来暮夜,可除扳索当城隍。 淮深尚欲横鞭渡,河广犹将一苇杭。 好是维持令有道,却将夷狄守封疆。 |
| 小试牛刀在,长驱马足迟。 此生空抱负,真宰孰维持。 道并湖山重,民深雨露思。 何当十围腹,重作北窗期。 |
| 安乐窝中春暮时,闭门慵坐客来稀。 萧萧微雨竹间霁,嘒嘒翠禽花上飞。 好景尽将诗记录,欢情须用酒维持。 自馀身外无穷事,皆可掉头称不知。 |
| 天资洒落更瑰奇,何患诸公不己知。 运蹇尚须资汲引,时来宁复藉维持。 家声况是钧公裔,文采还高幼妇碑。 大器成时须在晚,如君方壮未为迟。 |
| 联念邦家历万几,幸卿相与久维持。 孜孜广道诹询处,蹇蹇封章纳诲时。 半世奇勋惟我重,一生忠节自天知。 南归奚事将为赠,金石诗篇壮羽仪。 |
| 昔者闻卢殷,颇为世所推。 读书过万卷,尽以资於诗。 复闻孟东野,气清而色夷。 平生嗜章句,有甚於渴饥。 二士学无子,所学竟不施。 昌黎为买棺,又作铭墓辞。 相去五百年,雪林酷似之。 春谷古人徒,生死相维持。 亦为立佳城,著文树穹碑。 林兮信不忘,千载修名垂。 |
| 要识皇图水,当观艺祖初。 维持今尽是,回复更何如。 庸陋谁推毂,衰迟此曳裾。 慙无为寿具,独袖一编书。 |
| 乘传逆知怀抱开,壁门春晚静尘埃。 萱明子舍虽云乐,檄愈头风得屡催。 横槊便知威黠虏,指踪端复赖长才。 维持江左风流在,富贵行看正鼎来。 |
| 诗亡向千载,礼义谁维持。 唐人得名者,沈宋称绮词。 卓哉先生才,邈视数子皋。 抗怀信高洁,出事皆清奇。 不矜险绝句,意远窥无涯。 春归鉴湖绿,水落严子矶。 往来寄渔钓,遁世心独知。 松月绕云山,尽入骚人思。 白雪雅调高,俗耳听不宜。 群儿谩嘲毁,百岁名愈驰。 裔孙有清风,宛若先生诗。 搔头试一吟,古意犹能追。 |
| 思昔买臣,怀绶会稽,年犹五旬。 算初无功用,维持国事,但将富贵,夸耀时人。 未若先生,方当强仕,掌握长淮百万军。 难摹写,是擎天拄地,纬武经文。 河滨。 胡马嘶春。 便密运机筹出万全。 拥熊旗指授,鹰扬啖,毡裘胆落,鼠逸狐奔。 褒诏飞来,威名加盛,从此不须关玉门。 归朝也,看云台画像,金鼎调元。 |
| ...,浩浩万物资生成。 清明纯淑不易遇,间禀英气俱异人。 堂堂忠定公,独得东方仁。 维持帝出震,嵩岱钟精神。 定策庆元初,皇宋扶珪缀真相种,来与十有四叶天子苏寰瀛。 春生秋杀造化功始备,前辉后映行见旗常新。 炯炯御屏上,高揭刺史名。 仁风霭四郡,溪山草木俱被循良声。 须女晓浮南极瑞,山光水气腾祥云。 百姓欣欣有喜色,一步拜手祈松... |
| ...寓有为。 风烟沈庙算,天日俯畴咨。 屏翰环方召,言谟富禹夔。 權纲归总揽,制度永维持。 养士翔鸳鹭,蒐兵振虎貔。 宣王修政日,乐队武中兴时。 文治绥函夏,英威鬯远夷。 万年丕显绩,三纪太平基。 |
| ... 编年作通记,起周迄炎宋。 甲子二十五,迴环补遗空。 予闻春秋法,尊王正一统。 维持生民纲,树立大邦栋。 上贤若游夏,鸟兽于麟凤。 三传自名家,讲解或失中。 区区休预徒,左驰困羁控。 排闢侵异端,寖久成蠹虫。 仲淹著元经,刘蕡比奴从。 去圣日弥远,斯言谁折衷。 犹胜儿女曹,烟云费嘲弄。 君於春秋学,勤劳务包综。 向时耻飞箝... |
| 鳌极开先已降衷,上天下泽礼居中。 三才义理维持力,万世纲常建立功。 孔圣法言多纂辑,汉儒师学共修崇。 经帷讲彻资群彦,克己工夫在广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