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老子生来骨性寒,宦情不改旧儒酸。 停杯厌饮得醪味,举筋常餐淡菜盘。 事冗不知筋力倦,官清赢得梦魂安。 故人欲问吾何况,为道舂陵只一般。 |
| 梦寐家园百里间,秋来青蕊想班班。 但得诸公为临赏,也如老子对南山。 |
| 衰草连天惨淡黄,梅兼白雪一时芳。 谁知老子懒成癖,花落花开已两忘。 |
| 墙角黄葵都谢。 开到玉簪花也。 老子恰知秋,风露一庭清夜。 潇洒。 潇洒。 高卧碧窗下。 |
| 老子穷通听我吟,山中惟有我同心。 数茎白发惊年老,几度青灯恋夜深。 冰锁蛟龙盘大泽,云遮兰蕙托幽林。 道行亦自东浮海,海国清风引梵音。 |
| 一水横拖两岸峰,千痕万摺碧重重。 谁言老子经行处,身在江山障子中。 |
| 老子年来不愿余,秪惭霜鬓入金铺。 故山自有梅千树,梦绕横枝捻断须。 |
| 玉涧安在哉,注目匡山云。 都梁有奇特,渠自能挽君。 伏雌端可烹,岂惟酒盈樽。 老子堪料理,枯肠为之醺。 奕奕弦上语,大似机中纹。 白头得胜妙,叹咤初未闻。 更弹醉翁操,洗吾蒲团昏。 且复瀹龙焙,谁言淮水浑。 |
| 金氏村中一病夫,生涯濩落性灵迂。 唯看老子五千字,不蹋长安十二衢。 药铫夜倾残酒暖,竹床寒取旧毡铺。 闻君欲发江东去,能到茅庵访别无? |
| 庐陵儒万人,颇亦出青紫。 老子三不归,未省乡里士。 暮年罕交游,仅识子周子。 风流属当行,岂止谈天尔。 夜从青楼饮,一醉几欲死。 |
| 百卉千花了不存,堕溪飞絮看无痕。 家人自作清明节,老子来穿绿暗村。 日落啼鸦随野祭,雨余荒蔓上颓垣。 道边醉饱休相避,作吏堪羞甚乞墦。 |
| 一犁初卸。 息影斜阳下。 角上汉书何不挂。 老子近来慵跨。 烟村草树离离。 卧看流水忘归。 莫饮山中清味,怕教洗耳人知。 |
| 汀烟溪树。 总是伤心处。 望断溪流东北注。 梦逐孤云归去。 山花野鸟初春。 渔郎樵叟南津。 谁识摧颓老子,醉人推骂从嗔。 |
| 三重茅喜无乾雨,一瓣香祈大有年。 却笑痴人即山铸,不如老子仰天田。 |
| 诗法工如此,何时粟一囊。 渠侬须拥篲,老子欲烧香。 世论瞢贤否,人家皆稻粱。 原天开老眼,为子疗饥肠。 |
| 一春云羃羃,三月雨淋淋。 鱼菜不归市,莺花空满林。 人行官巷口,军簇御街心。 老子猖狂甚,犹歌梁甫吟。 |
| 廿年前一见,池口卸帆亭。 老子髯初雪,门生鬓未星。 汉衰诸葛死,楚恨屈原醒。 恻怆观遗集,犹欣有宁馨。 |
| 轻轻却暑。 只是些儿雨。 喜看新抽麻与苎。 他家烟水墅。 晚山放出青青。 是谁簸弄阴晴。 老子何时去也,祗应露湿金茎。 |
| 几年石友卧苍苔,曾受南宫雅乍来。 老子暮年行脚倦,只宜窗裹看崔嵬。 |
| 北山老子勉斋翁,总把经纶付我公。 胸次诗书行杲日,兵前草木转春风。 五溪衣服桑麻尽,万里东南烟火空。 直待此行料理着,却镌歌颂对闽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