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红梅雪里与蓑衣,莫遣寒侵鹤膝枝。 老子此中殊不浅,尚堪何逊作同时。 |
| 云门老子能施设,胡饼佛祖俱超越。 哆哆和和两片皮,狤狤獠獠三寸舌。 不是特地展家风,也非投机应时节。 生铁铸成无孔鎚,忒团圞兮难下楔。 |
| 轻姿傅粉。 学得偷香俊。 百紫千红人未问。 先与芳心折损。 一生天赋风流。 不知节去蜂愁。 堪笑庄周老子,将身梦里追游。 |
| 水接遥空分外宽,孤山月出静中看。 疑从弱水移圆峤,似共姮娥住广寒。 秋雨秋风初过后,荷花荷叶半凋残。 西村数点归鸦湿,老子新题墨未乾。 |
| 今朝腊月二十五,衲僧一曲和云门。 谁将节奏乱孔窍,不到瘢痕伤斧斤。 舌无骨,眼有筋,方见韶阳老子能。 拍拍元来浑是令,哩鸣啰了逻鸣棱。 |
| 薰风自南来,万象皆披襟。 老子本不热,看他度青林。 |
| 溪风乱林影,林月漾溪光。 宿鸟无安止,飞鸟为敛芒。 儿曹从杖屦,老子废杯觞。 谁谓时方暑,端疑候已凉。 |
| 天下老松有数,人间不记何年。 海心岳顶寺门前。 我欲收成一片。 为向此公传语,却教老子随缘。 龙盘虎踞负青天。 岂若吾身亲见。 |
| 片片分明是六花,迷人只见乱如麻。 穷阎处士愁穿屐,明眼高僧笑点茶。 十二玉楼开阆苑,三千银界遍河沙。 解空老子能提唱,郢曲幽兰未足夸。 |
| 山中老子一间屋,屋后秦人五大夫。 丘壑得专閒日月,衣冠甚伟古眉须。 计今当是百年物,着我添成六老图。 已有茯苓巢可俯,待烹石鼎疗诗癯。 |
| 投老归欤拙独存,剖瓜亦欲问天孙。 故人有约夜堂醉,老子不禁秋暑袢。 却恐长绳縻日月,政须高枕问乾坤。 北窗风好难为客,未辨冠巾数候门。 |
| 舍东已种百本桑,舍西仍筑百步塘,早茶采尽晚茶出,小麦方秀大麦黄。 老夫一饱手扪腹,不复举首号苍苍。 读书习气扫未尽,灯前简牍纷朱黄。 吾儿从旁论治乱,每使老子喜欲狂。 不须饮酒径自醉,取书相和声琅琅。 人生百病有已时,独有书癖不可医。 愿儿力耕足衣食,读书万卷真何益! |
| 烟昏日落更谁知,四十流年一饷时。 水次梅花应独笑,城头老子尚能诗。 画船绿幕今如梦,雪鬓苍颜只自悲。 淡抹浓妆有余态,西施终是老西施。 |
| 喜极夫何恨不禁,五更霜角夜声沈。 滴残塞北征夫泪,点碎江南游子心。 久客情怀愁似织,休官时候梦非簪。 宝陀老子相怜否,苦海应援绠万寻。 |
| 老子诗盟久废闲,喜君步骤少陵坛。 句敲金玉声名远,韵险车斜心胆寒。 倾出囊中和月露,皎如盘底走珠丸。 苦莍难没诗家事,会看尘冠早一弹。 |
| 笛喷风前曲,歌翻意外声。 年来老子厌风情。 可是于君一见、眼双明。 枕臂听残漏,停杯对短檠。 直教笔底有文星。 欲状此时情味、若为成。 |
| 天赐丰年岂不时,闵公荒度效徂岐。 经丘烈日能焦扉,独夜秋风已泛帷。 岂愧石兄推竹弟,聊斟杜酒破张梨。 过门若有樊迟问,老子於中正遍知。 |
| 春风野外。 卵色天如水。 鱼戏舞绡纹,似出听、新声北里。 追风骏足,千骑卷高冈,一箭过,万人呼,雁落寒空里。 天穿过了,此日名穿地。 横石俯清波。 竞追随、新年乐事。 谁怜老子,使得暂遨游,争捧手,乍凭肩,夹道游人醉。 |
| 阿常为官真拓落,胸次平生著丘壑。 权奇突兀要举似,毛颍从来有能事。 老子於此与不浅,孤鸿斜日秋江边。 忘怀丹青以句鸣,只数辋川王右丞。 |
| 松风涧水打窗声,玉佩琼琚触眼明。 当书如何挂秋月,未春特地转新莺。 只销一卷梅山集,幻出多般景物情。 老子平生有诗癖,为君焚却老陶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