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短篱疎竹自周遮,官舍过如野老家。 不是陋儒太孤绝,自看梅后觉无花。 |
| 先子初增秩,年侵鬓已皤。 念兄今善继,此别喜如何。 亲老家仍困,门衰仕未多。 犹须教儿子,早要中文科。 |
| 辟谷曾吞日月华,春风不老聚三花。 玄关一窍通无极,白发余生笑有涯。 野鹤相看盟秀竹,洞云何处食灵瓜。 披图彷佛榴皮迹,珍重还如东老家。 |
| 穷巷闲门本然,强将爆竹聒阶前。 人情旧雨非今雨,老境增年是减年。 口不两匙休足縠,身能几屐莫言钱。 扫除一室空诸有,庞老家人总解禅。 |
| 一种梅生禅老家,屋檐古干恣鼓斜。 诗人莫讶深红色,可胜寻常桃杏花。 |
| 晴日东山饱看花,归来野路已昏鸦。 坡头认得疎篱处,檐卜林中李老家。 |
| 散策寻诗料,过从野老家。 水宽蛙世界,花暖蝶生涯。 翠箔风为卷,青山云半遮。 怀人千里外,搔首夕阳斜。 |
| 锦囊蕴珠玑,长养南风力。 当年东老家,曾代中书笔。 |
| 风帘猎猎傍檐斜,问酒来投野老家。 佳节已逢重九日,东篱未见两三花。 科头坐石从吹帽,拭眼看山似隔纱。 七里冈前归路闇,月悬破镜忆秦嘉。 |
| 树底蒲团禅老家,高僧倚坐日西斜。 有人试问西来事,无处安排玉如意。 方者风旛动不同,不道风幡境亦空。 开口已非无问处,高僧不语人归去。 |
| 走送书堂倚绛纱,瘦藤七尺走惊蛇。 晴沙每要交头拄,寻偏渔翁野老家。 |
| 罨画溪山杳霭中,为寻遗事访禅宫。 回嵓故迹依然在,渭水非熊恍似空。 绿薜侵衣馀手泽,遗榴辉壁想仙风。 溪边东老家何处,尚有孙礽话乃翁。 |
| 泛杭川,临尘水。 几日共游戏。 歌笑开怀,酒醒又还醉。 奈何一但分携,连宵风雨,剪不断、客愁千里。 水云际。 遥望一片飞鸿,苦是失群地。 满眼春风,管甚闲桃李。 此行归老家山,相逢难又,但一味、相思而已。 |
| 人老家何在,龙眠雨未惊。 酒船回太白,稚子候渊明。 幸与登仙郭,同依坐啸成。 小楼看月上,剧饮到参横。 钟鼓江南岸,归来梦自惊。 浮云世事改,孤月此心明。 雨已倾盆落,诗仍翻水成。 二江争送客,木杪看桥横。 |
| 阊门行乐送韶华,闲访城阴野老家。 黄蝶得晴飞菜叶,翠禽隔浦啄桃花。 衡门倒屣临官路,古渡横舟阁浅沙。 亦有诗人时一到,醉吟行尽夕阳斜。 |
| 往者会阳公,熊轼始西还。 不断吴松江,但取江中山。 千岩与万壑,归置函丈间。 白云生宴坐,青壁照苍颜。 高标可想见,逸驾难追攀。 公孙喟然叹,顾我敢自闲。 要兴故老家,再立清朝班。 结绶思登畿,弃繻行入关。 嗟予忝父客,送子亦涕潸。 愿谨视风水,鱼龙多神奸。 |
| 不谓村园见此花,娇红数朵眩晴霞。 可怜国色天香种,竟落田夫野老家。 略具杯盘供笋蕨,已拚杖屦污泥沙。 莫愁乳鹿衔春去,自有蓬蒿尽力遮。 |
| 闾门行乐送诏华,闲访城阴野老家。 黄蝶得晴飞菜叶,翠禽隔浦啄桃花。 衡门倒屐临官路,古渡横舟阁浅沙。 亦有诗人时一到,醉吟行尽夕阳斜。 |
| ...森整。 宪钤选精锐,薙狝赫弄梃。 凶丑恶已贯,屠掳势犹逞。 提兵总郡将,指授疾雷老家。 |
| ...字字声铿铿。 我老见已曩,读之水投冰。 珍重复珍重,好处腾虎谷。 嗟哉南山下,诸老家为塾。 彼饕何人斯,欲食酸寒肉。 衣冠坐涂炭,袵席生桎梏。 星节来自西,一见无遗目。 丰棱霜雪严,号令风雷速。 恩波四溟涌,文焰九霄矗。 征徭脱滥籍,诗书还致俗。 蹙蹙愁者欣。 嗷嗷流者复。 耄矣八旬公,凄其无半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