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这一灯,处甚起。 没踪由,难拟议。 三贤十圣眼见如盲,芥狗泥猪放光动地。 大家吹灭暗中行,然灯佛在你脚底。 |
| 一番新火试新茶,又向方桥记岁华。 草色前头见江树,桑林多处是人家。 拓开白鸟天边眼,背尽红尘脚底沙。 临老不知来几度,只看豆麦不看花。 |
| 不见三秋若望霓,寒亭今得共攀跻。 眼中远树两行直,脚底孤烟百尺低。 幻出璜台辉旧观,旋安银榜快新题。 细听屋角风云聚,谁谓天高不可梯。 |
| 竹舆窈窕入萧森,逗雨梳风冷客襟。 翠锦屠苏三十里,不知脚底白云深。 |
| 瘴海三年雨不冰,喜看万木变琼英,眼中何处分银界,脚底从兹上玉京。 岁序已於芒尾见,春风先向柳梢明。 饥馋病守存馀习,欲和田家击壤声。 |
| 炼丹人去屋萧萧,脚底群山走翠蛟。 长啸一声空响答,砉然只鹤起松梢。 |
| 脚底江南第一州,台城北上小淹留。 难忘故国千年恨,不尽长江万古流。 目断中原谁击楫,秋来多雨独登楼。 举头忽见长安日,一醉能消太白愁。 |
| 金银楼阁认蓬莱。 晓烟开。 上崔嵬。 风引孤帆,谁道却船回。 鹏翼倚天鳌背稳,惊浪起,雪成堆。 翩翩黄鹤为谁来。 醉持杯。 共徘徊。 四面江声,脚底隐晴雷。 织女机头凭借问,何处更、有琼台。 |
| 换却钳鎚过赤城,先声知已沸腾腾。 当机棒喝须端的,护法神通莫尽凭。 脚底涌泉同莹洁,脊梁天柱共崚嶒。 果符鼓棹沧溟句,海角元来欠一灯。 |
| 十日九奔命,同行半倦新。 出城愁不早,思子悔何由。 脚底已衡岳,眼中犹橘洲。 似嫌疏过子,吾过更谁尤。 |
| 楼面自东如择对,景随楼面若相会。 眼前献状有龙头,脚底乘机可鹏背。 从跻百里东风中,起望长安马首东。 府寺有人能北事,乾坤无处不东风。 |
| 史君笔斡万牛回,脚底春风舌底雷。 一夜剧谈逢野阆,百年高谊见鸥梅。 客心衮衮江流去,老色翩翩岁事来。 堕地渠侬天已定,酒边赢得笑颜开。 |
| 逢山到处为迟留,行到东南第几州。 终古香灯凭像教,可人轩户称山丘。 苔封铁色千寻壁,日丽云章百尺楼。 脚底全吴何足小,待将八极恣浮游。 |
| 脚底云山叠叠低,面前一带绕清溪。 秋光总可供吟笔,写作登高第一题。 |
| 黄雾漫天作晓霜,征人相顾失颜行。 虽然未快还乡眼,脚底沙泥已是乡。 |
| 维舟古木阴,故人能倒屣。 相携步高阁,千尺夸雄伟。 雨余天气清,宇宙空如洗。 对面碧玉峰,去天不盈咫。 凭栏一超然,欲抟九万里。 下视嚣尘间,蠢蠢鱼虫耳。 平生浪自苦,马上肉消髀。 匆匆欲何之,烧香更隐几。 入夜寂无人,波声栏下起。 坐觉非尘寰,雷霆生脚底。 |
| 跃马乘轩四十年,谁知公是地行仙。 向来曳履星辰上,今作游山杖屦缘。 总为鼻端清栩栩,能令脚底步翩翩。 青鞋若许陪行乐,早晚诛茅半隐边。 |
| 右缘绝壁左深溪,头上春霖脚底泥。 溪里仰看应落胆,闭窗关轿不教知。 |
| 移筇山未深,切骨寒无那。 蜿蜒瘦苍虬,脚底飞腾过。 幽亭护石池,庭事不敢涴。 虚中涵月静,冷面从云呵。 欲捶玄璧试,恐触方诸破。 平生泉石痴,屡此箕踞坐。 重来照清癯,白发添个个。 凡心未痛浣,老气日以惰。 缅怀大义风,绝唱宁无和。 悚然听琮琤,耳观为之大。 |
| 双童肩竹舆,兀兀如乘舟。 及兹朝暑微,远访招提幽。 苍山望中横,清泉脚底流。 所历已殊胜,况乃穷林丘。 僧房在在凉,逢迎足茶瓯。 岸帻幽鸟鸣,横琴素烟浮。 倦借一榻眠,吾生复何求。 薰风溪上来,虚檐散飕飕。 开怀若倾倒,忽去不可留。 人间苦炎热,物外常清秋。 或名非所期,聊寻赤松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