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自问彭城子,何人授汝颠。 酒肠宽似海,诗胆大于天。 断剑徒劳匣,枯琴无复弦。 相逢不多合,赖是向林泉。 |
| 依仁台废悲风晚,履信池荒宿草春。 [晦叔亭台在依仁,微之池馆在履信。 ]自问老身骑马出,洛阳城里觅何人? |
| 年来私自问,何故不归京。 佩玉腰无力,看花眼不明。 老慵难发遣,春病易滋生。 赖有弹琴女,时时听一声。 |
| 黑花满眼丝满头,早衰因病病因愁。 宦途气味已谙尽,五十不休何日休? |
| 亲友关心皆不见,风光满眼倍伤神。 洛阳城里多池馆,几处花开有主人。 |
| 前月发京口,今辰次淮涯。 二旬四百里,自问行何迟。 还乡无他计,罢郡有余资。 进不慕富贵,退未忧寒饥。 以此易过日,腾腾何所为。 逢山辄倚棹,遇寺多题诗。 酒醒夜深后,睡足日高时。 眼底一无事,心中百不知。 想到京国日,懒放亦如斯。 何必冒风水,促促赴程归。 |
| 朝问此心何所思,暮问此心何所为。 不入公门慵敛手,不看人面免低眉。 居士室间眠得所,少年场上饮非宜。 闲谈娓娓留诸老,美酝徐徐进一卮。 心未曾求过分事,身常少有不安时。 此心除自谋身外,更问其余尽不知。 |
| 永怀难自问,此夕众愁兴。 晓韵侵春角,寒光隔岁灯。 心燃一寸火,泪结两行冰。 煦育诚非远,阳和又欲升。 |
| 老思不禁春,风光照眼新。 花房红鸟觜,池浪碧鱼鳞。 倚棹谁为伴,持杯自问身。 心情多少在,六十二三人。 |
| 瑞雪落纷华,随风一向斜。 地平铺作月,天迥撒成花。 客满烧烟舍,牛牵卖炭车。 吾皇忧挟纩,犹自问君家。 |
| 自中风来三历闰,从悬车后几逢春。 周南留滞称遗老,汉上羸残号半人。 薄有文章传子弟,断无书札答交亲。 馀年自问将何用,恐是人间剩长身。 |
| 早起或因携酒出,晚归多是看花回。 若抛风景长闲坐,自问东京作底来。 |
| 经年不沐浴,尘垢满肌肤。 今朝一澡濯,衰瘦颇有馀。 老色头鬓白,病形支体虚。 衣宽有剩带,发少不胜梳。 自问今年几,春秋四十初。 四十已如此,七十复何知。 |
| 今朝春气寒,自问何所欲。 苏暖薤白酒,乳和地黄粥。 岂惟厌馋口,亦可调病腹。 助酌有枯鱼,佐餐兼旨蓄。 省躬念前哲,醉饱多惭忸。 君不闻靖节先生樽长空,广文先生饭不足。 |
| 萧疏秋竹篱,清浅秋风池。 一只短舫艇,一张斑鹿皮。 皮上有野叟,手中持酒卮。 半酣箕踞坐,自问身为谁。 严子垂钓日,苏门长啸时。 悠然意自得,意外何人知。 |
| 关门愁立候鸡鸣,搜景驰魂入杳冥。 云外日随千里雁。 山根霜共一潭星。 路盘暂见樵人火,栈转时闻驿使铃。 自问辛勤缘底事,半年驱马傍长亭。 |
| 霜严月苦欲明天,忽忆闲居思浩然。 自问寒灯夜半起,何如暖被日高眠? 唯惭老病披朝服,莫虑饥寒计俸钱。 随有随无且归去,拟求丰足是何年? |
| 萧萧谁家村,秋梨叶半坼。 漠漠谁家园,秋韭花初白。 路逢故里物,使我嗟行役。 不归渭北村,又作江南客。 去乡徒自苦,济世终无益。 自问波上萍,何如涧中石。 |
| 与君俱老也,自问老何如。 眼涩夜先卧,头慵朝未梳。 有时扶杖出,尽日闭门居。 懒照新磨镜,休看小字书。 情于故人重,迹共少年疏。 唯是闲谈兴,相逢尚有余。 |
| 憔悴满衣尘,风光岂属身。 卖琴红粟贵,看镜白髭新。 栈畔谁高步,巴边自问津。 凄然莫滴血,杜宇正哀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