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何处花香入夜清,石林茅屋隔溪声。 幽人月出每孤往,栖鸟山空时一鸣。 草露不辞芒屦湿,松风偏与葛衣轻。 临流欲写猗兰意,江北江南无限情。 |
| 吴下黄师我所怜,江湖离别又三年。 家贫似为耽诗句,世乱谁能与酒钱。 溪上瓜田应蔓草,沙边茅屋正风颠。 稍待东南春水绿,老夫书札寄吴船。 |
| 调羹粉桂。 爱香种蕙。 自笑秋风野卉。 两椽茅屋对青山,初不羡、入云高弟。 将心自逸。 欲行且憩。 如爱清时有味。 桐江波上一丝风,尽容得 |
| 溪头茅屋远追陶,斗米而今懒折腰。 汉水丈人甘抱瓮,箕山居士厌鸣瓢。 心秋霁月夜相照,鬓雪温风吹不消。 身世曲肱分付梦,蘧随蝴蝶到华条。 |
| 潜山道人性疎懒,地覆天翻浑不管。 草座麻衣居绝巘,一间茅屋云常满。 颇爱云纵亦萧散,於焉誓与云为伴。 终日卧云忘早晚,梦回日照云床暖。 彼此无心体舒缓,所以相从加缱绻。 他年我死云独存,云应惋惜吾生短。 |
| 茅屋三间自有馀,置身不合在蓬壶。 谁知三尺子童子,解唱一声于蒍于。 割肉向来闻鹭股,合尖今始见浮图。 传灯事毕归来好,一岁风波几日无。 |
| 尘埃谁复识瞿野,高座风生玉麈谈。 露浥芙蓉心与净,香浮檐卜鼻先参。 杜陵托兴歌茅屋,山谷留情赋草庵。 试叩禅关闻密语,前三三与后三三。 |
| 故人天上调金鼎,应念先生苜蓿盘。 博士不烦重讲席,拾遗无复欢儒冠。 蓬莱海阔还须阴,太华峰高不道寒。 茅屋三间老书客,逢人懒间日长安。 |
| 茅屋风光总入诗,今年何事燕归迟。 繁花犹未竞春色,百舌最先啼晓枝。 深导竹渠防雨涨,密扶花架恐风欹。 人生三万六千日,莫负芳菲少壮时。 |
| 直将骚雅镇浇淫,琼贝千章照古今。 天地不能笼大句,鬼神无处避幽吟。 几逃兵火羁危极,欲厚民生意思深。 茅屋一间遗像在,有谁于世是知音? |
| 摐甗声中宿雨晴,白云闲傍马头生。 东邻茅屋新烟起,南涧石桥春水平。 野鸟见多还问姓,山花开尽不知名。 故人宅近青松下,未到柴门已出迎。 |
| 雨后秋风十日阴,罗衣初觉晓寒侵。 清愁强欲亲欢伯,瘦骨何能举聚针。 碧玉丽词残照晚,青楼秀色暮云深。 中郎好句传茅屋,端比逃虚喜足音。 |
| 半世青灯眼欲昏,谁知曾亦望中原。 雨荒塞草秋如洗,雪拥春蓑夜自温。 宠辱易生分别想,是非政可鹘仑吞。 不论茅屋锄犁外,但守平生六二坤。 |
| 数间茅屋残山外,片石崚嶒树影交,给假两旬秋易尽,相寻一舍地非遥。 盆栽怪木缘能画,池养嘉鱼不入庖。 闻道水松三百步,梦随流水到溪桥。 |
| 秋雨何纷纷,百草冻欲烂。 瞳曨不见日,黤犹未旦。 烟云杂澒洞,霄壤雨漫漶。 阡陌何由分,泾渭不复判。 怒触老木摧,响急猛兽散。 平陆鱼鳖飞,行客鸟鼠窜。 田禾藜莠兴,斗米衾裯换。 书生破茅屋,展转长夜半。 此时苍生忧,谁知几百万。 |
| 谁道生还亦偶然,乡心不禁涕双悬。 路从燕市三千里,人似苏卿十九年。 月黑枫林疏出火,霜消茅屋晚炊烟。 预愁身贱虚劳问,形影相将转自怜。 |
| 管城二子样尖新,分惠山房胜馈金。 淮兔拔毛夸匠巧,鲁鱼正字见功深。 抄书未得纤毫力,握管难忘一寸心。 挥翰玉堂无梦到,雅宜茅屋写清吟。 |
| 自甘茅屋老三间,岂意彤庭缀两班。 纸落云烟供醉后,诗成珠玉看朝还。 谁言载酒山无贺,记取啼乌巷有颜。 但恐跛牂随赤骥,青云飞步不容攀。 |
| 冻云排阵拥山椒,待伴还应不肯消。 皎月冰壶千顷夜,冷烟茅屋几家朝。 梅枝堆亚难寻萼,萱草侵凌不辨苗。 残甲败鳞随处是,被谁敲折玉龙腰。 |
| 两冈衔口水流唇,茅屋三间松四邻。 花影落池尘外境,鸟声喜客静中春。 生涯已付桑林旧,活句还随菜酒新。 滋味悠长有兄弟,不知山外更何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