墟落依林莽,茅庐出短墙。 儿童避车马,父老馈壶浆。 半湿田新雨,犹青枣未霜。 逢人问丰歉,一一叹声长。 |
一个茅庐何处,小桥古木溪湾。 但见山青云白,不知天上人间。 |
辟世忘时势,茅庐傍小溪。 灌畦晴抱瓮,接树湿封泥。 乳鹿依花卧,幽禽过竹啼。 新诗随外得,不用别求题。 |
草径如蛇绾,茅庐比斗宽。 溪声归夜响,山气入春寒。 且自师伊尹,毋劳说谢安。 有时闲纵步,长啸白云端。 |
至人视有一如无。 见义处,便相扶。 三顾出茅庐。 莫不是、先生有图。 拯危当世,觉民斯道,佩玉已心枯。 遗恨失吞吴。 真个是、男儿丈夫。 |
茅庐诸葛亲曾住。 早赚出抱膝梁父。 笑谈间汉鼎三分,不记得南阳耕雨。 叹西风卷尽豪华,往事大江东去。 彻如今话说渔樵,算也是英雄了处 |
缘树云林*窕,青苔石磴萦纡。 两人杯下曳长裾。 应是山中巢许。 空谷似闻樵斧,危桥不断徵车。 谁来为我借茅庐。 来与白云同住。 |
缘树云林*窕,青苔石磴萦纡。 两人杯下曳长裾。 应是山中巢许。 空谷似闻樵斧,危桥不断徵车。 谁来为我借茅庐。 来与白云同住。 |
金銮视草。 蒲轮应召。 客路人情殊好。 岂知野鹿饰金镳。 志却在、长年丰草。 霜风料峭。 形容枯槁。 愁绪百端萦绕。 故山归去有茅庐,任束置 |
山水绿相纡。 好个依山傍水居。 不是隆中高卧处,茅庐。 直挽岷峨入壮图。 匡世策全疏。 只合归来坐守株。 乡里小儿从笑我,非夫。 却胜携人 |
戒师和尚,可称吾徒。 明禅悟道通儒。 子细研穷正觉,并段差殊。 温良恭俭让礼,生老病死苦嗟吁。 当修进,炼木金水火,土证无馀。 三教门人省悟,忘人我,宜乎共处茅庐。 物外玄谈,句句营养毗卢。 常怀博施济众,气神和、丹结明珠。 归兜率,向大罗,蓬岛同居。 |
既抛火院,尘事难拘检。 物外乐逍遥,总疏远、征徭赋敛。 粗衣淡饭,据分且随缘,青峰畔,白云中,独把清闲占。 茅庐一厦,相称平生愿。 里面但容身,也不在、浮华妆点。 锁窗寂静,恣意任高眠,红日上,两三竿,犹自柴门掩。 |
饱来石上卧,醉向水边吟。 山灵不管闲事,容我尽登临。 山外猿啼鹤唳,世上虎争狼斗,此地白云深。 今古一杯土,天地亦何心。 隔茅庐,尘万丈,不相侵。 林泉自有佳处,石溜假鸣琴。 汉室煌煌大业,唐代昭昭正绪,此理细推寻。 高咏出山去,草木亦知音。 |
鸾舆三顾茅庐。 汉祚难扶,日暮桑榆。 深渡南泸,长驱西蜀,力拒东吴。 美乎周瑜妙术,悲夫关羽云殂。 天数盈虚,造物乘除。 问汝何如,早赋归欤。 |
...凛谁能攀? 泊舟登岸行复止,小径双岐通草市。 石林远映树青红,正与今年画相似。 茅庐半住林木里,白狗黄鸡小如蚁。 翁媪无言童雇闲,可是太平风俗美。 清水初落鱼蟹新,东邻酿熟呼西邻。 |
...法精奇意态古,咫尺万里开天镜。 岩头老树如老龙,隔湖喜见山重重。 小桥依约野色远,茅庐隐映林影空。 门前垒块石头路,荒苔野草青无数。 往来不见车马尘,正似山翁旧居处。 程伯休父司马孙,风流文彩垂青门。 平生爱书入骨髓,尺素寸楮无不存。 我生所好亦殊绝,一见此图狂欲跌。 安得为招唐令来? 添我梅花千树雪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