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细草还堪藉,柔荆亦可班。 驭风如肯过,踏月不妨还。 种药临花畔,分流绕竹间。 眼边无俗物,颇似一瓢颜。 |
| 讼牒如蜂房,未易谈笑理。 却思买扁舟,归钓荆溪水。 |
| 楚城木叶落,夏口青山遍。 鸿雁向南时,君乘使者传。 枫林带水驿,夜火明山县。 千里送行人,蔡州如眼见。 江连清汉东逶迤,遥望荆云相蔽亏。 应问襄阳旧风俗,为余骑马习家池。 |
| 迢遥列郡总维城,彩仗朱笼夹道迎。 太守尚宽诛北地,群臣何似幸南京。 山河嵩洛开皇览,雨露荆襄动圣情。 莫谓此行劳万乘,即今四海是升平。 ¤ |
| 秋漠漠。 登临常羡东飞鹤。 东飞鹤。 一襟乡泪,为君双落。 明年不负黄花约。 故人须我归舟泊。 归舟泊。 荆溪亭下,晚秋寒薄。 |
| 黄叶青苔书掩关,无端两鬓为诗斑。 胸吞云梦不知岸,堂在崆峒岂有山。 卷道暮年荆璞在,传家遗墨浦珠还。 王良去后盐车厄,老骥空怀十二闲。 |
| 一肩行李又吟囊,检点诗书喜欲狂。 帆影波痕淮浦月,马蹄草色蓟门霜。 故人共赠王祥剑,荆女同持陆贾装。 自愧长安居不易,翻教食指累高堂。 |
| 登楼掩泣话归期,楚树荆云发远思。 日里扬帆闻戍鼓,舟中酹酒见山祠。 西江风浪何时尽,北客音书欲寄谁。 若说湓城杨司马,知君望国有新诗。 |
| 恶名辩正可无疑,已有金华学士题。 寄语往来荆广客,鬼门关在郁林西。 |
| 竞携书剑去纷纷,谁解登临对日曛。 北道荆夔一江下,南朝徐兖二州分。 高楼角晓鸣秋雨,远戍烽寒起暮云。 莫把寻常望瓜步,恐惊边雁不堪问。 |
| 浙境欲留师住,荆人争望师来。 要是因经未了,不防两地裴回。 |
| 读它人作多遗恨,君似连城璧少瑕。 楮叶国工如许刻,菖蒲灵物偶然花。 今无摩诘携同宿,后有荆公选百家。 不惜矮窗残烛下,与将朱笔撷菁华。 |
| 错落参旗罥竹梢,柴荆临水闭蓬蒿。 春风吹晓玉蟾堕,穠露洗空银汉高。 双鹊绕枝应也倦,一蛩吟壁已能豪。 新秋只合添诗兴,莫学潘郎叹二毛。 |
| 空庭生草路生苔,寂寂荆扉小径开。 有客试泉方到此,须知不是为僧来。 |
| 未解子荆流可枕,冷笑陶令琴无弦。 临流有耳安用洗,续弦得膠还自煎。 不禁巢边黄口闹,不作竿上鮎鱼缘。 但欲移床倚西壁,共师饱听松风眠。 |
| 半世闻龙井,今年傍驿车。 山中无乳窦,世上有鸣渠。 投石占阴洞,班荆饭野蔬。 京尘红一丈,无路到僧居。 |
| 闻君驰彩骑,躞蹀指南荆。 为结潘杨好,言过鄢郢城。 摽梅诗有赠,羔雁礼将行。 今夜神仙女,应来感梦情。 |
| 秋气清高肃雁行,贤侯劝驾会黄堂。 宾朋满座曳珠履,鼓吹喧天飞羽觞。 题柱弃繻俱有志,班荆折桂正相望。 明年春色催行李,衣锦荣归耀故乡。 |
| 西风来雁岁俗晚,衰柳鸣蝉人语离。 市道交游何足数,君家父子总相知。 读书定要见古人,立事正须年少时。 话旧班荆尚无日,莫忘苦语有箴规。 |
| 饮酒不尽觞,观棋不竟局,索马踏街鼓,仰视月挂木。 疾驰沿河堤,不记几坊曲。 到家四邻寂,往往睡已熟。 天香余袅袅,佛灯犹煜煜。 中庭虽一席,缓步意亦足。 寒犬吠荆篱,栖鹊起丛竹。 市声从北来,始觉非林谷。 却寻西窗书,开卷剪残烛。 官闲居更远,一笑谢羁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