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昔与诸贤共造廷,如风吹絮浪飘萍。 溘行忽忽同晨露,殿后晖晖独曙星。 未肯肩随金谷友,幸留面见草堂灵。 伯伦旧与吾通谱,欲往从之唤不醒。 |
| 旧说闽人夺节稀,先生独抱岁寒姿。 老年绛帐聊开讲,当日乌台要勘诗。 东合不游缘有气,草堂未架为无赀。 轻烟小雪孤山路,折賸梅花寄一枝。 |
| 周顒宅作阿兰若,娄约身归窣堵波。 今日丹青拜荆国,草堂香火已无多。 |
| 自觉外臣还旧里,客来稀甚草堂闲。 乍逢野老频呼酒,惯学禅家独闭关。 树近书帷云冉冉,溪喧人语水潺潺。 广文肯枉篮舆过,五柳门前且看山。 |
| 草堂风雨少睡眠,骨冷始觉非壮年。 水鸟长鸣声戛然,庭中栖鸦亦已翩。 老人清饿如龟蝉,起坐甚爱小窗妍。 一生宦游膏火煎,归来杜门气麤全。 人看虽不直一钱,知我自有穹穹天。 赋诗稿成弃不传,残钟断磬知谁编? |
| 草堂人远只存诗,几席临风入咏思。 文印幸传同谷谱,祖灯犹照曲江碑。 濡毫省闼春霖足,立马君门夜漏迟。 憔悴江南老词客,柳边曾挹汉威仪。 |
| 一别炉峰十载余,重来相对雪消初。 湖中怒长也侯气,林外先生佛子庐。 鼎镬梦回山屐在,尘埃业重草堂疏。 匆匆未副登临愿,终拟诛茅赋卜居。 |
| 唤回暖律解严寒,甚矣吾侯似次山。 拾穗有农田尽辟,诟租无吏户常关。 家于莆积百年爱,帝视闽如千里寰。 欲扫草堂迎小队,钓台只在北溪湾。 |
| 兵火间关鬓欲丝,归来聊卜草堂基。 架留手泽书堪看,爨有躬耕米可炊。 畏湿先开通水窦,贪明稍斫近檐枝。 旋移梅树临窗下,准备花时要索诗。 |
| 竟陵西塔寺,踪迹尚空虚。 不独支公住,曾经陆羽居。 草堂荒产蛤,茶井冷生鱼。 一汲清泠水,高风味有馀。 |
| 幽意写不尽,万山深更深。 白云无出处,绿树漫成林。 啼鸟醒人梦,流泉净客心。 何当随钓艇,看弈草堂阴。 |
| 幽深足暮蝉,惊觉石床眠。 瀑布五千仞,草堂瀑布边。 坛松涓滴露,岳月泬寥天。 鹤过君须看,上头应有仙。 |
| 鹭鸶鹭鸶何遽飞,鸦惊雀噪难久依。 清江见底草堂在,一点白光终不归。 |
| 谈易翻经宰木春,三生犹自袅烟熏。 客尘长隔虎溪水,劫火不侵香谷云。 老矣懒供莲社课,归哉忺读草堂文。 山头一任天灯现,个事何曾落见闻。 |
| 一减三张价,幽居少室前。 岂应贫似我,不得信经年。 木落多诗藁,山枯见墨烟。 何时深夜坐,共话草堂禅。 |
| 二十年前不系身,草堂曾与雪为邻。 常思和尚当时语,衣钵留将与此人。 |
| 生来拙性嗜清幽,因过山家为小留。 顶笠儿归行树沙,提瓶妇去汲溪头。 参天老竹当门碧,尽日寒泉绕舍流。 我料草堂犹未架,规模已被野人偷。 |
| 此僧迷有著,因病得寻师。 话尽山中事,归当月上时。 高松连寺影,亚竹入窗枝。 闲忆草堂路,相逢非素期。 |
| 身向闲中老,生涯本豁然。 草堂山水下,渔艇鸟花边。 窥井猿兼鹿,啼林鸟杂蝉。 何时人事了,依此亦高眠。 |
| 昔喜三身净,今悲万劫长。 不应归北斗,应是向西方。 舍利众生得,袈裟弟子将。 鼠行残药碗,虫网旧绳床。 别起千花塔,空留一草堂。 支公何处在,神理竟茫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