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菊得霜乃荣,性与凡草殊。 我病得霜健,每却稚子扶。 岂与菊同性,故能老不枯? 今朝唤父老,采菊陈酒壶。 举袖舞翩僊,击缶歌乌乌。 秋晚遇佳日,一醉讵可无! |
| 试检清台历,黄宫气已回。 功名难强致,岁月任渠来。 雨迳犹存菊,烟村可问梅。 为贪吟有伴,到此又徘徊。 |
| 故柳樊官圃,新禾上野场。 晚烟林外紫,昏日水中光。 菊晚香犹在,橙寒味不长。 萧然成隐趣,況复近山阳。 |
| 数日秋风冷,丘园独自身。 閒看篱下菊,忽忆社中人。 苦咏肩常瘦,移家债又新。 极知君淡泊,十载得相亲。 |
| 客心惊暮序,宾雁下襄州。 共赏重阳节,言寻戏马游。 湖风秋戍柳,江雨暗山楼。 且酌东篱菊,聊祛南国愁。 |
| 九日山僧院,东篱菊也黄。 俗人多泛酒,谁解助茶香。 |
| 遵渚迟鱼素,巡檐验鹊占。 江云怀李白,篱菊咏陶潜。 句好那容画,才高却道盐。 皇华聊吏隐,清论付廷佥。 |
| 牛皮鞔露柱,露柱啾啾叫。 灯笼佯不知,虚明还自照。 殿脊老嗤吻,闻得呵呵笑。 三门侧耳听,就上打之绕。 譬如十日菊,开彻队谁要。 呵呵呵,未必秋香一夜衰,熨斗煎茶不同铫。 |
| 何处安寒好,初寒游奕园。 林间叶未尽,篱底菊犹存。 结竹为庵小,开炉冓火温。 谁言处城市,岭寂似丘樊。 |
| 有月多同赏,无秋不共悲。 如何与君别,又是菊黄时。 |
| 今朝菊,人见意阑珊。 只是秋香经一夜,致令郑谷叹多端。 终要久长难。 马风子,别有一般般。 万顷白云知去处,金莲花朵不教残。 永永道人 |
| 大洞仙宫古有名,要观主宰立平生。 挂琴堂上心尤逸,种菊池边景益清。 巳喜襟期同我得,旋将契谊与君盟。 丹泉肯入丹田去,愿受丹学大成。 |
| 兰江路尽按荆江,竹屋萧条草树荒。 许久长晴坐极暑,霎时疏雨做重阳。 明眸纵少新开菊,随量何妨浅旧游。 烂漫赋诗兼酪酊,不在嘉节若为酬。 |
| 自怜骨相太邅迍,为米折腰依旧贫。 古史多看多警省,新诗愈改愈精神。 与游造物真知己,怕说天朝多故人。 兰菊有时忙不得,世间桃李几番新。 |
| 别杯曾破菊花期,今夕相逢菊又衰。 宦路经年能会合,人生何处免参差。 渐惊老态侵常日,犹喜交情似旧时。 一笑形骸俱自失,三更星斗席边移。 |
| 故国归人酒一杯,暂停兰棹共裴回。 村连三峡暮云起,潮送九江寒雨来。 已作相如投赋计,还凭殷浩寄书回。 到时若见东篱菊,为问经霜几度开。 |
| 东岸菊丛西岸柳,柳阴烟合菊花开。 一条秋水琉璃色,阔狭才容小舫回。 除却悠悠白少傅,何人解入此中来? |
| 风落余花春事非,愁心烟雨共霏霏。 溪云不作从龙起,山石何须学燕飞。 篱下旧存彭泽菊,林间新长首阳薇。 夜阑忽漫闻啼鸟,肠断天涯信使稀。 |
| 向晚郊墟送嫩凉,征鸿点点又南翔。 年光迅似离弦箭,世事艰於上水航。 月不冷炎来户牖,诗多凄怨感蛩螀。 秋容莫道全萧索,篱菊芙蓉竞试妆。 |
| 青年铁砚亦曾磨,壮不如人可奈何。 松菊犹存陶令迳,烟云不碍邵公窝。 吟廊缓步看修行,醉石高眠枕绿莎。 一笠一蓑吾事足,江湖浩荡白鸥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