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纸平安附驿筒,打门三印启斜封。 谗言勿辩萋兮菲,旧隐犹存菊与松。 岂有文章传李汉,当今人物少南容。 扁舟远践龙池约,共听潺湲绕碧峰。 |
| 海国栖迟岁又残,将心此日向谁安。 稻粱谋拙空垂翼,松菊情多稳挂冠。 社远渐惊诗思减,身闲聊得病怀宽。 清时事业诸公在,群盗中原莫谩看。 |
| 何事秋光老更清,故应有菊占秋荣。 后来汉陛知薪积,晚出商山叹翼成。 三径惟将松比操,东篱那为酒含英。 纷纷红紫随时好,臆对西风诉不平。 |
| 昨日重阳故作晴,今晨阴惨倍愁生。 凭高已负登临约,展卷空余赋咏情。 篱下菊香殊寂寞,瓶中桂影谩凄清。 感今怀古无穷意,只取村醪细细倾。 |
| 傍水人家柳十余,靠山亭子菊千株。 竹鸡露啄堪幽伴,芦菔风乾待岁除。 与仆抱樵趋绝涧,随僧寻磬礼精庐。 不知身外谁为王,更觉求名计转疎。 |
| 高谈可听用心幽,灼见此翁非俗流。 鞍马破家还避世,田园得地肯封侯。 开窗修竹无由俗,绕屋青山总是秋。 门外短篱看亦好,黄金菊间碧牵牛。 |
| 亭皋渺渺叶声乾,更与西风一倚栏。 鹦鹉杯深遗恨在,麒麟冢没莫烟寒。 山如有约欲排闼,诗不中书屡免冠。 采菊东篱偶然耳,有人传作画图看。 |
| 松柏无心自后凋,此心无物更寥寥。 伯夷岂是归周晚,孟子空嗟出昼遥。 谈道每嗤犹有待,当官常欲取非招。 荒园寂寞无谁语,兰菊幽香没艾萧。 |
| 满城风雨夜初长,晓径衣单野圃荒。 秋着此寒欺老我,诗将何句待重阳。 山容竞爽穿疏树,菊意高骞迓早霜。 人事日非物良是,悲来谁办铁为肠。 |
| 客怀元自恶,非是为秋悲。 一别又三载,百年能几时。 音书无雁时。 音书无雁寄,心事有鸥知。 遥想菊坡菊,西风香满篱。 |
| 高冠趋尹君方掾,促席迎宾我已翁。 交态不忘平日厚,歌声犹似少年工。 映阶露菊秋吟苦,盈筥霜榴岁问通。 每与东邻话知旧,白头强健几人同。 |
| 鸾舆西幸郊天日,洛水桥南乍识君。 投分埙篪无异曲,定我兰菊有余芬。 别来信阴年将尽,望去台高日又曛。 堪恨支离何所似,波中萍叶岭头云。 |
| 夫君遗我菊浮屠,分得清香供读书。 突兀便高三数尺,层层画影绿扶疏。 |
| 紫荆相依倚,绿绦自蒙密。 秋兰涧中花,山果路边实。 沿岗引霜藤,临流坐寒石。 日暮阴崖开,云收远山出。 疏篱尚存菊,荒庭旧垂橘。 丝桐想虚堂,简策居静室。 俯仰今几时,漫然已陈迹。 摩挲苍苔痕,屐齿不可识。 |
| 山川亦自有声气,西湖不易与人热。 五日京兆王弇州,冷面臬司号寒铁。 原与湖山非久要,心胸不复留风月。 犹议当时李邺侯,西泠尚未通舟楫。 惟有林苏白乐天,真与烟霞相接纳。 风流俎豆自千秋,松风菊露梅花雪。 |
| 孺亭洪井古南昌,曾是梅仙试吏乡。 一邑弱歌荣製锦,几程鸡犬接维桑。 年深为客貂裘敝,秋晚还家菊径荒。 平昔题桥今遂志,且斟寿酒献高堂。 |
| 飘风激浮云,飞雨来若注。 絺衣逼新凉,感此岁云暮。 高堂有华簟,坐觉颜色故。 人情随炎凉,兴废一何屡。 鲜鲜中庭菊,华叶日敷布。 可怜摇落中,尔独傲霜露。 官闲随俗念,岁晚无欢趣。 惟与青山期,晴明蹑芒履。 |
| 行路难,有何难。 不见陶渊明,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 彼此丈夫,莫受人瞒。 |
| 耐翁流庆遍仍来,随处蒸尝荐笋苔。 但认白云飞一点,便胜黄犊牛走千回。 屋山早露柤梨熟,墓道秋风菊桂开。 父子相从归展省,岂无野水为添杯。 |
| 风雨重阳候,旌旗五客游。 清樽烦卜夜,归鬓但惊秋。 薄暮霭云散,倾城终日留。 晚楼东望际,萸菊故园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