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去年出山时,飞支正撩乱。 殷勤大洪老,呵笔泻真赞。 为言化菩萨,持钵江北岸。 欲将说禅相,醒彼瞌睡汉,别来能几日,沤灭冰且泮。 似闻妙湛师,接踵还旧观。 公归勿惆怅,生死同夜旦。 幸有囊中金,了此一重案。 |
| 重想弥陀二菩萨,神通变现事如前。 杂沓观成无量福,定生安养奉金仙。 |
| 禅家流,悟自己,开眼曹溪十万里。 况行机路守心空,病渴移家阳燄里。 渴转渴,水又非。 抬头不觉雁南飞。 文殊堂里万菩萨,大唐国内无禅师。 或行棒,或行喝,棒喝交驰如电掣。 不容眨眼入思惟,忽把虚空敲出骨。 地神恶,天神悦,陕府铁牛得一橛。 且等东山睡觉来,大掌连腮咄咄咄。 |
| 一雨西来满增凉,盈盈不语立方塘。 远公白社所修种,净土青胎无点妆。 要向花光见菩萨,肯从色界问莲香。 回头玉手双杯处,多少风流堕醉乡。 |
| 白发长,眉似雪,宗禅和尚何分别。 百尺高山足浮云,万丈海中有明月。 十地本因菩萨證,大乘俱是如来说。 有空相,无空相,深浅是非皆为妄。 一切诸法归何物,忽然觉悟波浪没。 安乐常在信心中,真空根本难缄默。 贪嗔戎定如幻梦,祖师凝流欢者众。 方便门,群生用,除他烦恼知识重。 诱引迷途如风止,慧眼观瞻恒沙水。 三昧八万四千智,清净... |
| 琉璃瓮中走却鳖,惊起波斯一夜寻。 天晓不知何所见,大悲菩萨是观音。 |
| 道绵绵兮用也不勤,道绵绵兮寂也不灭。 二乘困堕於空无,众生执迷於分别。 菩萨区区於进修,诸佛唠唠於演说。 一句子妙出三乘,一念閒功超万劫。 水月茫茫兮舟棹闲,雪云冉冉兮路岐绝。 明明灵灵兮唯己自知,大辩若讷兮大巧若拙。 |
| ...觉因明凡圣同,苦空圆满光不散。 含识缘中晓了难,爱河须渡达彼岸。 我见人见众生见,菩萨行持终不惮。 离贪嗔,绝情欲,定相安然无反覆。 从头法归镇长开,郁郁黄花生翠竹。 天高地广遍周游,十方妙色能照烛。 七宝山高三界中,拨去浮云沈水渌。 离他一念是因缘,珍重贤圣皆知足。 |
| 柏颂才过,梅妆方试,六秀蓂荚。 恰是今朝,白花岩里,一佛生时节。 前身再现,金城桃熟,千岁莲花重发。 更一念、善根常在,作个在家菩萨。 活饥好事,造桥阴骘,乐施常开金穴。 瑶籍儿孙,玉京夫妇,庆聚神仙窟。 从今生旦,三千纪算,常对昙华优钵。 华严会,彩箱庆满僧宝骨。 |
| 英声初发。 记舍选齐驱,祖鞭先著。 风月平分,尊罍谈旧,各已苍颜白发。 屈指待拚一醉,祝生申嵩岳。 怎知道,为清湘润,暂移贤杰。 休说。 予心渴,里巷争先,拟持杯阶闼。 毕竟人间,赏心乐事,种种尽归缘法。 拈取瑞香一瓣,爇向湘山名刹。 无量寿,和一身见在,两尊菩萨。 |
| 旧日皆春,气象、又重妆束。 做得新丰酒肆,济康堂局。 老杜误传人酝酿,许公手种时科目。 自两公、一去已经年,君今续。 商家醴,须君曲。 怀英笼,须君蓄。 且饶人大卖,呼么喝六。 佶倬家人三两辈,药王菩萨丹青轴。 更於中、添得个当炉,十分足。 |
| 比如去岁前年,今朝差觉门庭静。 玉轴锦标无一首,知道先生远佞。 假使文殊,携诸菩萨,来问维摩病。 无花堪散,亦无香积斋衬。 回首雪浪惊心,黄茅过顶,瘴毒如炊甑。 山鬼海神俱长者,饶得书生穷命。 不慕飞仙,不贪成佛,不要钻天令。 年年今日,白头母子家庆。 |
| 我佛莲华随步踏。 黄金妙相青螺发。 因地曾将洪誓发。 四十八。 众生尽度成菩萨。 宫殿红香华影合。 宝阶三道琉璃阔。 水鸟树林皆念法。 声嘈囋。 空中零乱天华撒。 |
| 深愿弘慈无缝罅。 乘时走入众生界。 窈窕丰姿都没赛。 提鱼卖。 堪笑马郎来纳败。 清冷露湿金襽坏。 茜裙不把珠缨盖。 特地掀来呈捏怪。 牵人爱。 还尽许多菩萨债。 |
| 驻车凌云山,虽在官府中。 平生著幽禅,意与方袍同。 已杖菩萨竹,更来罗汉松。 天姿特高洁,厚叶非蒙茸。 铜柯既夭矫,玉薤仍青葱。 上有五百士,下笑十八公。 皆披闍黎衣,如坐浮屠宫。 勿谓默不语,说法声摩空。 |
| 余尘明极强分离,菩萨如来是阿谁。 既道本来无一物,将何芥子纳须弥。 |
| 身浮沤草头露,实见卓立中流柱。 世纲走逃如脱兔,菩提了了无他路。 迷人捐躯大火聚,自灼自焚甘自苦。 诸佛菩萨慈悯故,教以一舍无复取。 显公超然知落处,功德销磨赀万数。 一箪一钵朝昏度,佛事日富贫非虑。 如是降心如是住,哎哕自蓄与虫蠹。 风清松竹相尔汝,谁其嗣之需一悟。 |
| 如来说偈赞,菩萨著论议。 是故宗律师,以诗为佛事。 一音无差别,四句有诠次。 欲使第一流,皆知不二义。 精洁沾戒体,闲淡藏禅味。 从容恣语言,缥缈离文字。 旁延邦国彦,上达王公贵。 先以诗句牵,后令入佛智。 人多爱师句,我独知师意。 不似休上人,空多碧云思。 |
| ...摄化三乘。 起四欢喜,行四圣种。 以戒为基,止观相踵。 大矩崇规,链金烹矿。 号菩萨僧,志惟坚勇。 知足少欲,伏我受根。 无取无著,情绝所存。 若有赞者,同赞世尊。 续佛慧命,开佛正门。 在昔能仁,嘱付弥勒。 守护三宝,後五百岁。 弥勒称 |
| ...七佛祖。 尝发大悲原,广度诸有情。 念彼东北方,是为清凉境。 龙神五百俱,眷属万菩萨。 设化於此土,示现无量光。 闻者叹希有,何况目所见。 我於曩劫中,曾种种供养。 今复得亲近,瞻睹异於常。 念无始劫来,有尘沙数罪。 一获光明相,释然尽消灭。 又念诸众生,与我同体性。 乘此胜妙力,离苦愁解脱。 我今永归依,敬礼发弘誓。 原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