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风雨潇潇境,山林落落姿。 安贫清似玉,嗜学古如饴。 世事两颦送,古心诸老知。 家庭多手泽,幸有宁馨儿。 |
| 人家落落堕荒丘,碑带苔痕独字留。 博陆脊梁扶日月,中郎名笔法春秋。 一抔谁下寻坟马,片石今供砺角牛。 惟有斜阳闲照管,肯随鸦影上螭头。 |
| 落落抱高节,秀出青云端。 无言磵谷幽,自致宫廷难。 芳风袭玉宇,余露分铜盘。 不使万年木,嘉名高岁寒。 |
| 九字在纸,落落晨星。 此帖之传,犹及太平。 意象轩昂,足称其名。 作此赞焉,惟字之评。 |
| 只将精识作生涯,评古论今吐粲花。 玉洁冰清官自大,云飞川咏吏无哗。 伟人落落难重见,余子纷纷未足夸。 老我不能歌颂语,杯中须减饭须加。 |
| 百种无能,面冷如冰。 与世落落,任运腾腾。 爱将一字禅,靠倒杜衲僧。 厨山长老,却要禀承。 谷孤古,林鸩砧。 各自有响音,又何必书此处无金。 |
| 南询士,标致殊,发言落落中疏疏。 瘦藤一握铁相似,孤身万里云不知。 作者前,致一问,分明直得绳床震。 失脚踏翻楼阁门,通身不挂毗卢印。 佛祖言,甚热椀,一剑当头百非划。 大展禅宗定古今,火里蝍蟟三只眼。 |
| 兵形穷胜负,史法贯兴衰。 落落虽殊众,恂恂不迕时。 位卑名自重,才大命须奇。 世俗那能识,伤嗟止为诗。 |
| 金佛不度炉,妙相圆明会也无。 泥佛不度水,落落圆音美复美。 木佛不度火,萧萧古殿无关锁。 是须撒手直归家,莫向半途空懡{左忄右罗}。 |
| 此生文字送分阴,覉旅无材发噤吟。 鬓底星星侵晚色,胸中落落负初心。 端知坐索长安米,那复能弹单父琴。 投老襄阳真自弃,蹇驴东去乱云深。 |
| 江带湖襟护一堤,人烟落落柳依依。 白鸥世界秋容澹,红蓼汀州水际肥。 断岸马危迟弗骤,中流舟顺疾於飞。 归来得自推敲了,更共登楼对夕晖。 |
| 功名落落愧强年,晚到淮乡意惘然。 问月高歌聊自适,吟秋苦思替渠怜。 据鞍剩欲夸驰骏,酾酒犹堪醉击鲜。 坐对晴云净如拭,水光秋色正连天。 |
| 笔端文字照千春,仙籍班联透几尘。 黄卷肯交同长物,白袍未信裹闲身。 至言落落常难合,俗眼悠悠少识真。 谁似江东顾夫子,月台对影只三人。 |
| 武侯落落旧规摹,千载谁能发壮图。 抚定南方无后顾,感通北面自前孚。 但于号令教心服,自是欢忻听指呼。 群策不遗光竹帛,方知儒术本非迂。 |
| 宦途元自险於山,我辈孤寒分外难。 萧寺羡君成胜概,新诗为我解愁端。 知叹落落无三语,底事区区为一官。 初夏北窗新枕簟,碧梧昼影正清团。 |
| 落落衣冠八尺雄,鱼符新赐大河东。 穰苴兵法申司马,曹植诗原出国风。 拈笔古心生篆刻,引觞夹气上云空。 石渠病客君应笑,手校黄书两鬓蓬。 |
| 刮霜面目澹无华,落落孤山处士家。 若使世间蜂蝶觉,光风纵好不成花。 |
| 潮沟东路两牛鸣,十亩漪涟一草亭。 委质山林如许国,寄怀鱼鸟欲忘形。 纷纷易变浮云白,落落谁锺老柏青。 尚有使君同好恶,想随秋水肯扬舲。 |
| 孟轲死后惟董子,道义两言扩古今。 性善七篇何落落,千秋不遇一知音。 |
| 萧斋愁兴倩谁宽,宠鹤昂霄顾羽翰。 自昔诗深知武谔,肯辞雨湿过苏端。 心期落落空轩豁,世事悠悠拙控抟。 正枕诵君悲壮语,梦随飞将蹑鞮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