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答吴叔永叔长二绝》
刮霜面目澹无华,落落孤山处士家。 若使世间蜂蝶觉,光风纵好不成花。 |
作品赏析
|
这首诗《刮霜面目澹无华,落落孤山处士家。若使世间蜂蝶觉,光风纵好不成花。》是一首对孤山梅花的赞美。诗人通过描绘孤山梅花的清冷、朴素、孤傲的形象,表达了自己对梅花高洁品质的敬仰之情。
首句“刮霜面目澹无华”描绘了梅花的外观,就像被霜打过的叶子一样,颜色淡雅,毫无繁华之色。这表现出梅花朴素、清冷的特点,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品格。
“落落孤山处士家”一句,诗人用“落落”形容梅花独自开放在孤山的景象,仿佛一位处士(即隐士)。这进一步表现了梅花的高洁,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孤独和坚守。
“若使世间蜂蝶觉,光风纵好不成花”两句,诗人以比喻的手法,将梅花比作一位美丽的女子,蜂蝶则是那些追求美女的公子王孙。如果这些蜂蝶也像那些追求虚荣的公子王孙一样,那么即使有好的环境和条件,也无法真正欣赏美女的内在美。这里诗人暗示了那些追求虚荣、缺乏真正欣赏能力的人,无法真正欣赏梅花的美丽和品格。
整首诗通过对孤山梅花的赞美,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敬仰之情。同时,诗中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孤独和坚守,以及对世俗的批判和不满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寓意深刻,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。
|
创作背景
《答吴叔永叔长二绝》是宋代诗人洪咨夔创作的一组绝句。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:
1. 人际交往:诗题中的“答吴叔永叔长”表明这首诗是回应吴叔永和叔长的诗作或来信。因此,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与吴叔永、叔长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有关。
2. 社会环境:洪咨夔生活在宋代,这是一个文化繁荣、诗词盛行的时代。诗人之间常常通过诗词来交流思想、表达情感,这也为《答吴叔永叔长二绝》的创作提供了背景。
3. 个人情感:洪咨夔的诗作往往情感真挚、意境深远。因此,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可能与诗人的个人情感、生活经历等有关。
综上所述,《答吴叔永叔长二绝》的创作背景涉及到人际交往、社会环境和个人情感等多个方面。
相关诗词
-
渥洼困盐车,帖耳声复吞。
驽骀饱栈豆,嘶鸣尚轩轩。
向来沟中断,青黄即牺樽。
薰莸既同器,玉石且俱燔。
物理安可齐,我今欲忘言。
-
豫让能报国,程婴能保孤。
难复千万年,名与日月俱。
即今天壤间,斯人焉可无。
临风每遐想,泫然重嗟吁。
-
执手城隅对黯然,西风残柳鹫峰前。
曾笼红版桥头月,尚带清溪渡口烟。
望去藏乌非往日,愁来系马复何年。
因君欲折难为折,忍和新诗向别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