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月旦争推重,邦人得范模。 官资虽刺史,气味一寒儒。 简淡根真性,清廉律薄夫。 不知收卓行,曾入史编无。 |
| 杨花终日空飞舞。 奈久长难驻。 海潮虽是暂时来,却有个、堪凭处。 紫府碧云为路。 好相将归去。 肯如薄倖五更风,不解与、花为主。 |
| 闭门不复出,兹焉若将终。 萧然环堵间,乃复有为戎。 我师柱下史,久以雌守雄。 金刀虽云利,未闻能斫风。 世人欲困我,我已长安穷。 穷甚当辟谷,徐观百年中。 |
| 一庐含万象,古意在听琴。 虽有种瓜事,却无锄草金。 山幽驯野鹿,树老带巢禽。 自得延生法,从渠事养心。 |
| 阆中虽近蜀,监税本闲官。 岂足淹贤俊,聊应长羽翰。 读书心健否,答策意何阑。 未可厌畋猎,田中有走貆。 |
| 柏生两石间,天命本如此。 虽云生之艰,与石相终死。 韩子俯仰人,但爱平地美。 土膏扎烡壤,成坏几何耳。 君看此槎牙,岂有可移理。 苍龙转玉骨,黑虎抱金柅。 书师亦可人,使我毛发起。 当年落筚意,正欲饥韩子。 |
| 符离既班师,北讨意颇阑。 志士虽有怀,开说常苦艰。 诸将初北首,易水秋风寒。 黄旗驰捷奏,雪夜夺榆关。 |
| 林下虽无忧可销,许由闻说挂空瓢。 请君呼取孟光饮,共插花枝煮药苗。 |
| 飘零敢说是诗人,故旧多居要路津。 穷贱交游谁复记,江湖踪迹早成陈。 无心涉世当归隐,有口逢人肯说贫。 家在翠屏山下住,茅庐虽小可容身。 |
| 娱老林房世路赊,尘埃飞不到袈裟。 西湖草木虽同土,北寺烟霞自一家。 静敞白间翻贝叶,閒输赤仄养椒花。 鉴光炯炯辉今古,身后何须用五车。 |
| 祁氏号外府,藏室多异书。 自公有余力,一览意何如。 为学虽日益,受益不受诬。 正须高著眼,濠梁有游鱼。 |
| 宦达虽无意,安荣自一门。 剖符看令子,曳绶及诸孙。 盛德清难继,高风俗为敦。 葬东骈百两,归卧九华根。 |
| 愠心虽悄悄,药物亦时时。 半耳念非病,全身聩始知。 三湘怀楚些,一櫂忆吴儿。 会见相陪处,应多古锦诗。 |
| 有客功名累,萧萧逐转蓬。 丰城千里外,茅屋万山中。 杨柳萦桥绿,秋梨绕地红。 登临虽未并,谈笑会当同。 |
| 岁晚戒行路,问君何远征。 风霜虽自苦,坟墓不胜情。 南徙计岂得,北归边未平。 非惟慕严父,抑亦念难兄。 |
| 色香俱第一,知已是华光。 风味嫌肤浅,精神贵敛藏。 一生虽抱独,千古却流芳。 若论调羹事,还他一日长。 |
| 诏命虽殊异,行装亦等闲。 蓬壶如得路,藜杖似归山。 赴约过嵩岭,辞家到竹关。 从兹位清峻,野客转难攀。 |
| 尽道梅花白,能红又一奇。 浑疑丹换骨,不是酒侵肌。 看此敷腴色,思侬少壮时。 盛年虽不再,犹拟岁寒知。 |
| 长松虽剧县,主簿却优闲。 溪浅清见石,斋空静对山。 吏嚚嫌讼省,乡狭觉民艰。 独称诗人意,行吟苔行间。 |
| 当轴开边衅,朝绅半诡随。 公方司献纳,言必及安危。 愿饰湟中备,毋轻马邑师。 当时虽枘鉴,今日若蓍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