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十年踪迹走红尘,回首青山入梦频。 紫陌纵荣争及睡,朱门虽贵不如贫。 愁闻剑戟扶危主,闷见笙歌聒醉人。 携取旧书归旧隐,野花啼鸟一般春。 |
| 高挹方诸荐水仓,醮坛时见烛神光。 日边甲帐虽虚设,汾上楼船不可忘。 船概碧霄甘露白,鼎迁幽壤瑞云黄。 东巡岱岳探金策,倒指宁闻寿数长。 |
| 好景环深院,名园得故家。 楼高春带月,池曲晓催花。 亭著城头稳,溪浮眼界赊。 成阴虽岁月,老树看槎牙。 |
| 男声欣欣女颜悦,人家不怨言语别。 五月虽热麦风清,檐头索索缲车鸣。 野蚕作茧人不取,叶间扑扑秋蛾生。 |
| 玉仙鸿福最先春,今日枝头历虏尘。 千里无非逃难客,二年谁是看花人。 偶来水国充饥易,况有儒冠请益频。 天志虽穷吾道在,图书焚尽更重新。 |
| 避难三年百感生,众虽溷浊自澄清。 闲窥鸟雀往来势,静听儿童读诵声。 但道孤生元废业,莫言频数论平生。 大河今岁如为用,即看千官赴上京。 |
| 八十仍当过二时,加餐安寝岂前知。 晨梳脱发虽无数,社瓮新醅已有期。 偶为买花经废圃,时因蹋藕下清池。 尚余一事终关念,安得儿孙少别离。 |
| 翩翩归鸟,亦已倦飞。 平林在望,非此曷依。 是用敛翮,一意来归。 世网虽密,容或我遗。 |
| 少读诗书陋汉唐,暮年身世寄农桑。 骑驴两脚欲到地,爱酒一樽常在傍。 老去形容虽变改,醉来意气尚轩昂。 太行王屋何由动,堪笑愚公不自量。 |
| 刈麦千平垄,横槎一小溪。 梓花红绽碎,粟穗绿垂低。 村妇犹多跣,山猿逐少啼。 东川虽已过,锦里尚云西。 |
| 柴门虽设不曾开,为怕人行损绿苔。 妍日渐催春意动,好风时卷市声来。 学经妻问生疏字,尝酒儿斟潋灩杯。 安得小园宽半亩,黄梅绿李一时栽。 |
| 饮水萧然卧曲肱,桑村麦野醉腾腾。 老身长子知无憾,泛宅浮家苦未能。 南亩服劳胜乞食,腐儒垂死耻依僧。 柴荆常闭斜阳里,剥啄虽闻亦嬾应。 |
| 虏黠虽多变,兵骄即易乘。 犹须劳斥候,勿遣大河冰。 |
| 寒蛩振翼声骚骚,夜深月影在蓬蒿。 老人虽眠睫不交,愁窗人寂灯无膏。 荒城鸣金睥睨高,北斗下挹江南涛。 悲笳三奏老鸡号,晨光出山开泬寥。 |
| 蹉跎四十七,腰间始悬鱼。 茜袍虽可贵,发短齿已疏。 儿女眼未识,竞来牵人裾。 不知外朝众,君恩惭有余。 |
| 柴门虽设不曾关,时有忘机客往还。 风送钓舟来北渚,雨催樵子下西山。 生前富贵何劳美,身后声名亦是閒。 万虑消除心自在,从教人道我疎顽。 |
| 缀雪枝条似有情,凌寒澹注笑妆成。 冻香飘处宜春早,素艳开时混月明。 迁客岭头悲袅袅,美人帘下妒盈盈。 满园桃李虽堪赏,要且东风晚始生。 |
| 山川重叠远茫茫,欲别先忧别恨长。 红芍药花虽共醉,绿蘼芜影又分将。 鸳鸯有路高低去,鸿雁南飞一两行。 惆怅与君烟景迥,不知何日到潇湘。 |
| 少小有高志,思与古人亲。 二十学文史,三十穷典坟。 坐观世间事,抱火厝积薪。 此心虽炯然,不敢以告人。 君门深九重,欲陈谅何因。 |
| 世路崎岖蜀道难,长年兀兀坐柴关。 诗才得句心先喜,事不萦怀梦亦閒。 已种苍竿环碧沼,旋营矮屋傍青山。 倘来轩冕虽无分,赢得优游天地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