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马鞍山下倚吟鞭,慨想前贤古道边。 健笔南轩三大字,高风相国一泓泉。 征途著句虽无暇,诗版留名自可传。 寺主相邀观石刻,呼童汲水取茶煎。 |
| 红铅湿尽半罗裙,洞府人间手欲分。 满面风流虽似玉,四年夫婿恰如云。 当春离恨杯长满,倚柱关情日渐曛。 为报眼波须稳当,五陵游宕莫知闻。 |
| 愧尔求师,为吾弟子。 学虽无闻。 道亦可拟。 平飞辩月,照复流水。 斯意斯言兮如不忘,行行拂拂兮步兰芷。 |
| 念汝虽孩童,气已负山岳。 送汝已成人,行路已悲愕。 |
| 阳气溟蒙九地来,经春涉夏始闻雷。 麦禾此去或可望,桃李向来谁使开。 号令迍邅人共怪,阴阳颠倒物应猜。 一声震荡虽惊耳,遍地妖氛未易回。 |
| 挟瑟丛台下。 徙倚爱容光。 伫立日已暮。 戚戚苦人肠。 露葵已堪摘。 淇水未沾裳。 锦衾无独暖。 罗衣空自香。 明月虽外照。 宁知心内伤。 |
| 一心清淡本如秋,何必锱铢较两州。 身向宦名虽黾勉,性于人事岂雕锼。 但思簿领忙时俗,便觉溪山静处优。 荔子满盘宁易得,与谁频宴岭边楼。 |
| 为人虽未有前知,富贵功名岂力为。 滌荡襟怀须是酒,优游情思莫如诗。 况当水竹云山地,忍负风花雪月期。 男子雄图存用舍。 不开眉笑待何时。 |
| 将谓如来,惠戒三昧,此语虽真,此意未在。 正似湘江两半晴,岳面不开云叆叇。 一日升天四海明,杖头掀转却头轻。 不移跬步到潭城,相逢历历话前程。 |
| 君得金丹虽未仙,放翁邂逅与忘年。 空能处处夸诗句,不解时时赠酒钱。 马骏极知生冀土,鹤飞会见上辽天。 尔来笔砚麈埃满,剩欲相从乞一联。 |
| 楚水和烟海浪通,又擎杯锡去山东。 道情虽拟攀孤鹤,诗业那堪至远公。 梦入深云香雨滴,吟搜残雪石林空。 朱门再到知何日,一片征帆万里风。 |
| 妾命薄,早入天家侍帷幄。 君王勤俭省宴游,宝柱朱弦尘漠漠。 日长别殿承恩稀,旱昃犹闻亲万机。 宫中虽无珠玉赐,塞上不见烟尘飞。 不须悲伤妾命薄,命薄却令天下乐。 |
| 回首明年六十春,依然不改古衣巾。 画图萧洒诗千首,心地通明月一轮。 钟鼎虚名虽是贵,箪瓢陋巷且安贫。 客来问我平生事,宠辱俱无老逸民。 |
| 深居度日浑亡赖,小役逾旬抑又疲。 到处青山恃青眼,随行黄卷有黄诗。 少陵授受后千载,此老风流彼一时。 众作沛然虽莫御,要云万折必东之。 |
| 委斋坐我以春风,不事拘挛边幅中。 俗子语言藏攫罕,丈夫胸腹等崆峒。 虚舟相触何心在,怒火虽炎一饿空。 到底不如归去好,扶梨载笠作村翁。 |
| 生在重华内禅前,红颜倏忽变霜颠。 吾虽后辈识前辈,彼以小年疑大年。 殇子几曾知寿夭,死人安可语神仙。 何须求入耆英社,作老农夫也自贤。 |
| 余少沦践贫,学书等画漫。 中岁愉太仓,误为金紫绊。 文字虽所攻,浅尝不能半。 迩来又十年,抛弃如土炭。 岂谓选佛场,谬来事襄赞! 列仙盛瀛洲,腰鱼何璀璨! 禁院扃重帐,沉沉窅挂观。 键户无一营,驰笺斗豪翰。 蘸蓝扫秋叶,斯须复堆案。 众雏亦好事,奔命极雨汗。 戴嵩圣云孙,三绝天所叹。 干谒填其庐,铁门说三换。 朅来困棘闱,... |
| 人有贤否,道有废兴。 子如命何,营营震惊。 季孙虽惑,景伯莫平。 师资一言,秩祀亦懲。 |
| 壮观端宜冠九州,未应万壑敢争流。 尽将银汉为悬瀑,一洗红尘变凛秋。 白雨廉纖飞迥野,玉龙夭矫下灵湫。 庐山处处虽奇绝,不到开先未是游。 |
| 十年不到还重来,往事一梦真悠哉。 寻幽已访涵碧寺,乘兴欲上吴宁台。 苍松怪石虽饱览,黄钿拒霜犹未开。 白云西来入我念,又驭两腋清风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