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怅神光奕奕,天上良宵。 花露湿,翠钗翘。 风回鸾扇影,愁满紫云轺。 恨相望,虽一水,隔三桥。 朱弦寂寂,心思迢迢。 人未老,鬓先*。 翻腾惊世故,机巧到鲛绡。 凉夜永,箫声咽,篆烟飘。 |
| 六学先声病,群书欲备详。 摛文资引据,结字辨偏旁。 篆楷颜毫妙,编联蜀纸光。 残篇虽脱落,犹可挹遗芳。 |
| 秋日同高望,秋空指顾间。 白为溟海浪,青尽岛夷山。 逐客停杯酒,悲风动壮颜。 去天虽不远,谁扣紫皇关。 |
| 谁谓白日恩,不及黄蒿门。 蒿门闭白骨,闭骨不闭魂。 蘼芜棘棘草,自结酸楚根。 兔丝女萝花,自结幽魅婚。 胡为四方志,守彼三尺坟。 岂无南来辕,双轮日翻翻。 岂无北上驹,四蹄日奔奔。 魂予何不归,人各怀故园。 故园虽可归,不如归本元。 |
| 月旦争推重,邦人得范模。 官资虽刺史,气味一寒儒。 简淡根真性,清廉律薄夫。 不知收卓行,曾入史编无。 |
| 杨花终日空飞舞。 奈久长难驻。 海潮虽是暂时来,却有个、堪凭处。 紫府碧云为路。 好相将归去。 肯如薄倖五更风,不解与、花为主。 |
| 闭门不复出,兹焉若将终。 萧然环堵间,乃复有为戎。 我师柱下史,久以雌守雄。 金刀虽云利,未闻能斫风。 世人欲困我,我已长安穷。 穷甚当辟谷,徐观百年中。 |
| 一庐含万象,古意在听琴。 虽有种瓜事,却无锄草金。 山幽驯野鹿,树老带巢禽。 自得延生法,从渠事养心。 |
| 娃宫屟廊寻已倾,砚池香径又欲平。 二三月时何草绿,几百年来空月明。 使君虽老颇多思,携觞领妓处处行。 今愁古恨入丝竹,一曲凉州无限情。 直自当时到今日,中间歌吹更无声。 |
| 阆中虽近蜀,监税本闲官。 岂足淹贤俊,聊应长羽翰。 读书心健否,答策意何阑。 未可厌畋猎,田中有走貆。 |
| 柏生两石间,天命本如此。 虽云生之艰,与石相终死。 韩子俯仰人,但爱平地美。 土膏扎烡壤,成坏几何耳。 君看此槎牙,岂有可移理。 苍龙转玉骨,黑虎抱金柅。 书师亦可人,使我毛发起。 当年落筚意,正欲饥韩子。 |
| 符离既班师,北讨意颇阑。 志士虽有怀,开说常苦艰。 诸将初北首,易水秋风寒。 黄旗驰捷奏,雪夜夺榆关。 |
| 林下虽无忧可销,许由闻说挂空瓢。 请君呼取孟光饮,共插花枝煮药苗。 |
| 飘零敢说是诗人,故旧多居要路津。 穷贱交游谁复记,江湖踪迹早成陈。 无心涉世当归隐,有口逢人肯说贫。 家在翠屏山下住,茅庐虽小可容身。 |
| 娱老林房世路赊,尘埃飞不到袈裟。 西湖草木虽同土,北寺烟霞自一家。 静敞白间翻贝叶,閒输赤仄养椒花。 鉴光炯炯辉今古,身后何须用五车。 |
| 祁氏号外府,藏室多异书。 自公有余力,一览意何如。 为学虽日益,受益不受诬。 正须高著眼,濠梁有游鱼。 |
| 宦达虽无意,安荣自一门。 剖符看令子,曳绶及诸孙。 盛德清难继,高风俗为敦。 葬东骈百两,归卧九华根。 |
| 愠心虽悄悄,药物亦时时。 半耳念非病,全身聩始知。 三湘怀楚些,一櫂忆吴儿。 会见相陪处,应多古锦诗。 |
| 有客功名累,萧萧逐转蓬。 丰城千里外,茅屋万山中。 杨柳萦桥绿,秋梨绕地红。 登临虽未并,谈笑会当同。 |
| 放心坦荡,乐闲闲、应使虫消尸去。 清静长施凭雅正,封宝瓶口守护。 阐辟双关,非能运转,也得全精固。 三阳相见,五神分朗团聚。 由此虽寝无眠,颐颜养浩,洁白盈盈数。 直待澄鲜方是彻,愈觉真灵开悟。 性结成丹,圆光耀赫,决遇明师度。 红霞缭绕,恁时迎引归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