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况尊罍重,高情翰墨余。 寒窗半杯醁,老眼数行书。 旧雨故人少,因风来雁疏。 君侯独怀旧,一岁几相于。 |
草书学张颠,行书学杨风。 平生江湖心,聊寄笔砚中。 龙蛇入我腕,疋素忽己穷。 余势尚隐辚,此兴嗟谁同! |
春又老。 南陌酒香梅小。 遍地落花浑不扫。 梦回情意悄。 红笺寄与添烦恼。 细写相思多少。 醉后几行书字小。 泪痕都揾了。 |
真仙元是昔于湖,今在高楼何处居。 非玉不容陪伟论,拨灰犹为作行书。 云霞缥缈来旌节,琼玖玲珑闻佩琚。 幽显殊途人世隔,冷风吹雨关回车。 |
行书满纸遗君文,可见闺门敬若宾。 应与少文能协趣,定因元亮遂忘贫。 |
怊怅离亭断彩襟。 碧云明月两关心。 几行书尾情何限,一尺裙腰瘦不禁。 遥夜半,曲房深。 有时昵语话如今。 侵窗冷雨灯生晕,泪湿罗笺楚调吟。 |
老去犹为客,谁人念退居。 相望千里路,赖有数行书。 白晒犹堪寄,乌牛政忆渠。 何时闻枉驾,竹里唤行厨。 |
垂上青云去,如何乘贰车。 轻为千里别,时寄几行书。 剸剧才无滞,传家学有余。 当涂足知己,应不费吹嘘。 |
林壤欣欣乐有余,杖藜常及晓莺初。 春风入户花开落,晴日当窗云卷舒。 契阔经年千里面,平安满眼数行书。 弟兄州县真劳尔,畴昔交游半石渠。 |
斩蛟潭近款丛祠,逸少行书小陆碑。 穹壤英名长不泯,烝尝故晨有余思。 排门箫鼓竞禳赛。 挟弹罗纨群笑嬉。 煮酒流霞鱼馔玉,荆溪可欠我题诗。 |
世已尊科举,人多失老成。 行书周族党,身欠汉公卿。 犹藉千年润,能傅万壑清。 怆怀非一士,何恨不知名。 |
退笔成山未足珍,读书万卷始通神。 君家自有元和脚,莫厌家鸡更问人。 一纸行书两绝诗,遂良须鬓已如丝。 何当火急传家法,欲见诚悬笔谏时。 |
听履辞荣反旧庐,高堂燕坐每申如。 肯随流俗趋邪径,要使吾身宅广居。 告老未能三阅月,趣归已奉十行书。 愿公努力扶皇极,展尽胸中万卷余。 |
凭暖朱栏醉已酥,楼前眼缬望中疎。 汉阳草树看来短,淮岸渔家淡欲无。 薄暮鸦翻千点墨,晴空雁草数行书。 多情庾亮吟魂远,风泛荒花秋满湖。 |
恨无负郭田二顷,空有载行书五车。 江上青山横绝壁,云间细路蹑飞蛇。 鸡号黑暗通蛮货,(胡人谓犀为黑暗。 )蜂闹黄连采蜜花。 共怪河南门下客,不应万里向长沙。 (乔受知于吴丞相,而施州风土大类长沙。 ) |
公事妨开卷,遐征念索居。 能来数月款,端为百忧纾。 师友洛川上,人才元佑初。 归来有新益,不惜几行书。 |
两秦并立难为下,万里长驱在此初。 别後未忘三日语,人来肯作数行书。 |
菊边莎处坦平居,危迳吾知勉覆车。 争似即是三盏酒,何曾得力半行书。 鱼乡坐占真清矣,蜂户行看亦宴如。 过我不疎君始信,向来犹恐压荒墟。 |
看君人物汉西都。 过吾庐。 笑谈初。 便说公卿,元自要通儒。 一自梅花开了後,长怕说,赋归欤。 而今别恨满江湖。 怎消除。 算何如。 杖屦当时,闻早放教疏。 今代故交新贵後,浑不寄,数行书。 |
故人多住山头寺,到日先烦问起居。 花柳西湖好时节,不来须寄几行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