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风月衿怀歉古人,萧然天地一閒身。 夜来偶读唐庚记,贯石通泉在一真。 |
| 苔色排檐绿上阶,诜诜衿佩集虚斋。 耳根厌听閒风雨,惟有读书声最佳。 |
| 纷纷衿佩止时文,竞巧趋新做日程。 一试奔驰天下士,三年冷暖世间情。 清朝不许人心坏,举子安知天爵荣。 所用是人行是学,不知何日可升平。 |
| 学贵身行道,儒当世守经。 心心慕绳检,字字讲声形。 吾已鬓眉白,汝方衿佩青。 良时不可失,苦语直须听。 |
| 吹杀青灯炯不眠,满衿怀古恨绵绵。 江东曾识桓司马,沧海难追鲁仲连。 吴岫月明吟木客,汉宫露冷泣铜仙。 何时一酌桃源酒,醉倒春风数百年。 |
| 巧梳手欲冰,小颦为寒怯。 有时衿肘露,颇与雪争洁。 |
| 滔滔利俗著人深,洒洒衿怀可出尘。 指日洞阳斤斧息,开山一著要当人。 |
| 作室悬知要肯堂,而翁家学颇增光。 一朝衿佩儒簪合,千古诗书屋壁香。 临曲烟霞归羽馆,钟山风月落僧房。 如何只揭精庐扁,解续斯文气焰长。 |
| 清臞骨相类诸生,黾勉寒窗守一经。 用赋要窥司马室,学诗频过伯鱼庭。 可怜亲发镜中白,莫负子衿身上青。 五桂荫门家世事,寂寥天畔几回星。 |
| 风吹衿帽不知寒,款段奚奴冻亦顽。 缩项鳊鱼无可钓,归鞭遥指鹿门山。 |
| 陟屺虽频莫慰心,见公犹幸母如存。 东山何事遽陈迹,西路如今又断魂。 柳翣忽临新冢道,林花空满旧时园。 一衿和气归何处,化作功名遗子孙。 |
| 远峰隔水醒人心,一半斜阳一半阴。 僊子更衣晚妆束,紫茸领子翠毛衿。 |
| 潮颊香醪晕醉红,{左革右登}敲归路勒青骢。 水涵万顷曾孙稼,月逗盈衿少女风。 大误平生缘画足,无聊中夜只书空。 拟将方宇难论事,直扣天门问化工。 |
| 羽檄连旬月,边尘换岁阴。 捉弄衿忧见肘,补肉忍剜心。 天远鸿飞急,林疏燕恨深。 直钭归往地,都作杀胡林。 |
| 瑶池蓬岛旧题名,岁晚江湖得此生。 水战风摇疑体弱,雪欺霜夺见神清。 佩衿济济贤师友,兰玉诜诜好弟兄。 笞凤鞭鸾云泽畔,向人怀抱十分倾。 |
| 欲收嘉景此楼中,徒倚阑干四望通。 云乱水光浮紫翠,天含山气入青红。 一川钟呗淮南月,万里帆樯海餐风。 老去衣衿尘土在,只将心目羡冥鸿。 |
| 淡墨题名冠子衿,一星州县叹游沉。 向来寄我南楼赋,不减古人东武吟。 几阁文书聊韫玉,兰台笔札即紬金。 李家兄弟鵷鸾侣,一日双飞入上林。 |
| 上竺诸峰深复深,一重一掩翠云衿。 只言人迹无来路,动地锺声与梵音。 |
| 吴兴沈声甫,示我书堂图。 枕松被修竹,带江衿浮屠。 堂上新牙签,吞天禄石渠。 出受山水谒,入与圣贤俱。 儿辈纷华悦,子独文字娱。 是心傥无斁,已足光韩畲。 吾闻学者事,穷理以返初。 为人只禽犊,鑽纸成蠹鱼。 勉哉师友功,千载沈氏书。 |
| 灵山信多异,孤起一万寻。 其上罗诸峰,耸秀欲相临。 危磴巧盘折,古洞閟清深。 丛木开锦帐,飞泉鸣玉琴。 三仙班龙驾,长往无归音。 高阁俨像设,霓衣紫霞衿。 故知飞升骨,偕来幽绝岑。 声利岂不好,奈此老境侵。 吾家穷子安,登览动悲吟。 盛时亦云遇,志大力叵任。 今人已笑古,后人复视今,天命傥可顺,吾将守素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