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古乐治情性,故使风俗完。 郑卫入人耳,雅正声日殚。 教化走薄恶,靡靡如转丸。 全音不可见,来往寂寞间。 我疑至和意,独落诗人肝。 或以鸣道德,或以伤忧患。 存者三百篇,兴寄青与丹。 至今如清风,留在乔木端。 敦厚久衰落,坐见王泽乾。 后世其得者,或谒道之门。 失者抱大羹,竞下咸与酸。 最晚李杜出,遂将风雅坛。 内以康心脾,... |
| 我昔学诗未有得,残余未免从人乞。 力孱气馁心自知,妄取虚名有惭色。 四十从戎驻南郑,酣宴军中夜连日。 打球筑场一千步,阅马列厩三万疋。 华灯纵博声满楼,宝钗艳舞光照席。 琵琶弦急冰雹乱,羯鼓手匀风雨疾。 诗家三昧忽见前,屈贾在眼元历历。 天机云锦用在我,翦裁妙处非刀尺。 世间才杰固不乏,秋毫未合天地隔。 放翁老死何足论,广陵... |
| 我昔学诗未有得,残余未免从人乞。 力孱气馁心自知,妄取虚名有惭色。 四十从戎驻南郑,酣宴军中夜连日。 打球筑场一千步,阅马列厩三万匹。 华灯纵博声满楼,宝钗艳舞光照席。 琵琶弦急冰雹乱,羯鼓手匀风雨疾。 诗家三昧忽见前,屈贾在眼元历历。 天机云锦用在我,翦裁妙处非刀尺。 世间才杰固不乏,秋毫未合天地隔。 放翁老死何足论,广陵... |
| 文章偏忌声名早,富贵政须门第好。 了知二物不相关,风月膏粱兼者少。 刘郎天韵真不凡,飞腾宜在蓬莱岛。 年来穷愁已到骨,只有珠玑落残稿。 纷纷馀子何能追,定向诗坛分六纛。 造物小儿亦薄相,浪付繁华给挥扫。 却令径坐诗人穷,只与清冷消热恼。 向来狗监非同邑,渴尽文园尚傭保。 九原千古忽可作,如君自是不枯槁。 茅斋夜诵谁得闻,咄咄... |
| 半生诵公流传诗,每恨收拾多所遗。 岂知二千五百二十有四首,一旦俱为吾得之。 长松驾壑风烟老,春花嫣然动碧草。 祗今忠愤欲白头,四海但推言语好。 有文如此何所忧,世间万事元悠悠。 君不见李杜千载名不休,岂不胜彼公与侯。 |
| 度德宜滕长,论交堕鲁臯。 凄凉当岁晚,潇洒见时髦。 常恐诗无证,空知调欲高。 扶疏才社栎,变化岂胥涛。 阔略三冬学,增多一字褒。 大篇参往籙,异事诧吾曹。 昔嗜梁台选,仍耽郢士骚。 长歌落涧谷,中夜骇猿猱。 攻苦鹈濡翼,求朋鹿食蒿。 家无彦弘在,乡失吕温豪。 击拊当谁听,荒芜尚自薅。 英英善和柳,皎皎义熙陶。 步骤才难至,... |
| 种树清阴满,钞书蠹字穿。 老身犹在世,屈指不知年。 弃纸储诗稿,长筒聚药钱。 一生如一日,正可付之天。 |
| 近来闲过日,幽事颇相关。 远树开晴书,归云当晚山。 宦情随处薄,诗稿逐时删。 骨若无仙分,何因住此间。 |
| 谢遣歌儿解臂鹰,半瓢诗稿一枝藤。 难寻萱草酬知己,且摘莲花供圣僧。 时事百年蜗角战,酒杯三月凤头灯。 尽尝世味犹存舌,荼荠随缘敢爱憎。 ¤ |
| 天地一身閒,袈裟裹乱山。 听经离竺寺,结制去云间。 包重悬诗稿。 藤枯带藓斑。 西风落梧叶,应又向西还。 |
| 鱼网无功补蔡侯,蜀江不洗薛涛愁。 教儿昨日翻诗稿,书破芭蕉数幅秋。 |
| 囊携琴谱与诗稿,寄卧船窗一榻深。 莫向云中认江树,等閒惊起故园心。 |
| 天俾公多寿,人知道不孤。 超然一室内,不与万波俱。 甲子机关报诗稿,烝尝旧布襦。 何妨传遗老,文字照龟趺。 |
| 人生真乐在家山,况有名园五亩宽。 眼底不随花富贵,水边长报竹平安。 养心澹泊千诗稿,种德蕃滋九畹兰。 以此寿君君必寿,年年新月照杯盘。 |
| 三山秀气孕英奇,表表才名冠一时。 唐殿策高蕡不第,荆州人去粲何依。 传家有子犹堪羡,埋骨无山亦可悲。 留得帚金诗稿在,灯窗读罢泪沾衣。 |
| 平生幸甚识诸公,未免归为田舍翁。 诗稿敢求经御览,客身自笑坐天穷。 肯将钓手遮西日,独耸吟肩诉北风。 枉使西山有遗恨,不能置我玉堂中。 |
| 作郡说贫人肯信,屋今售矣亦无田。 囊中诗稿三千首,案上书灯十二年。 马死尚难求别马,船归不过驾空船。 秀亭手种花如锦,回首春风一惘然。 |
| 偶上篮舆踏夕阳,醉魂困思两伥伥。 涧薪旋拾供茶灶,诗稿初成寄药囊。 村舍蓺麻驱鸟雀,牧童随草放牛羊。 归来徙倚衡门久,始觉中春已日长。 |
| 主人庭叶黑,诗稿更谁书。 阙下科名出,乡中赋籍除。 山春烟树众,江远晚帆疏。 吾亦家吴者,无因到弊庐。 |
| 芳袍麟殿赐蒲茸,道胜年来请谒慵。 贝叶罢翻双凤阙,石房归掩五芝峰。 朝贤远乞裁诗稿,海客争传出定容。 后代何人续僧史,好将安远比高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