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短檠彻晓一灯寒,椰腹中藏万卷宽。 了事足为良吏易,读书真作大儒难。 隐身雁鹜虽常调,致位貂蝉可显官。 褒鄂功臣不须此,长枪挽出进贤冠。 |
| 群阴剥尽一阳回,霜日烘晴宿雾开。 闭户读书差自乐,载肴问字莫须来。 荣枯易了观芸草,冷暖相忘付酒杯。 得似山居酬应少,昼长閒坐看寒梅。 |
| 踽踽凉凉莫我知,读书渐懒任嘲师。 荷锄亦欲耕绵上,把钓因思人汉陂。 姑镶著鞭先士稚,何须举扇障元规。 巴人白云难同调,今古应无两子期。 |
| 清世文章日月悬,无才惟幸乐丰年。 游山太室更少室,看水伊川又洛川。 古有孟轲难语觉,时无颜子易为贤。 读书每到天根处,长惧诸公问极前。 |
| 华堂高启集儒英,地接仙乡景气清。 苔径静铺修竹影,松窗虚透读书声。 云飞吟阁诗怀冷,泉激层崖客梦惊。 孝弟门风传祖德,圣朝清史独传成。 |
| 退笔成山未足珍,读书万卷始通神。 君家自有元和脚,莫厌家鸡更问人。 一纸行书两绝诗,遂良须鬓已如丝。 何当火急传家法,欲见诚悬笔谏时。 |
| 吉州司户官虽小,曾屈诗人杜审言。 今日宣城读书客,还趋手板傍辕门。 江山依旧岁时改,桃李欲开烟雨昏。 公退但呼红袖饮,剩传歌曲教新翻。 |
| 负米万里缘其亲,运甓无度忧其身。 读书莫学流麦士,挟策勿比亡羊人。 乃翁辛苦到白发,今汝强勉当青春。 昔时管鲍以君霸,此两士贾宁非贫。 |
| 危楼得地著身安,冬日烘檐夏气寒。 木末清风平与接,山中本色晚宜看。 课儿勤读书充架,留客高谈袖满阑。 门外流渠源水活,不妨时濯自吾冠。 |
| 曾见麻姑过蔡经,却陪王导宴新亭。 博文正自鄙木强,操论未应谈竹形。 入幕久依池水绿,读书行照杖藜青。 箧中知有还丹在,不用临溪怜鬓星。 |
| 广文官舍先无尘,谁着岚光几上陈。 个里尽消三伏暑,胸中长作四时春。 不因泉石耽成癖,那褒箪瓢味更真。 顾我年来羁吏鞅,清闲羞见读书人。 |
| 水上小亭清更新,绿阴纨扇白纶巾。 岂无修竹娱佳客,却有清风来故人。 老树秋声凉入骨,澄江波影玉生鳞。 读书偏爱虚窗静,不管门前庾亮尘。 |
| 一笑掀髯语不休,只鸡斗酒少淹留。 读书未疗一身困,弹剑同怀千岁忧。 乔木拥烟村落冷,西风吹雨稻粱秋。 此中可觅离骚句,跃马重来谿上头。 |
| 飞阁岧峣倚天半,千里秋毫掌中看,城下江声铁马行,梁间日影金蛇竄。 词客寂寥光景闲,秀色不改惟西山。 朝来敛黛作眉语,问此风月何当还。 便须领略追绝唱,终古发扬无尽藏。 惜哉元婴不读书,笔端只作蛱蝶图。 |
| 野鹤摩云万里心,一枝聊复寄高林。 愁边举目江山异,客里登楼岁月深。 长铗誓为知已用,短檠空伴读书吟。 支门不拒通家子,应话来听正始音。 |
| 夜倚读书床,敲碎唾壶,灯晕明灭。 多事西风,把齐铃频掣。 人共语、温温芋火,雁孤飞、萧萧桧雪。 遍阑干外,万顷鱼天,未了予愁绝。 鸡边长剑舞,念不到、此样豪杰。 瘦骨棱棱,但凄其衾铁。 是非梦、无痕堪记,似双瞳、缤纷翠缬。 浩然心在,我逢著、梅花便说。 |
| 子孝亲兮弟敬哥,怡声下气与谦和。 难兄难弟名偏重,孝子贤孙贵自多。 负米尚难为薄养,读书宁不擢高科。 仲由陈纪皆如此,子孝亲兮弟敬哥。 |
| 闻君卧病知何病,医者难从脉上寻。 自是读书多损气,或缘忧国重惊心。 饱参妙理床头易,细写幽怀膝上琴。 蛇影无疑自无恙,此方何止直千金。 |
| 闭门谁与乐颓年,旋扫桐阴近酒边。 病久一春稀见蝶,雨多六月始闻蝉。 官仓求饱真聊尔,山墅怀归每惘然。 从此读书仍复嬾,惟留白眼望青天。 |
| 闭门高卧养吾真,说著生涯笑倒人。 奴闵囊空辞雇直,婢愁爨冷拾炊薪。 羹能有糁犹为泰,地到无锥始是贫。 一饭不妨支一日,读书常媿聒比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