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橘阴虽改,青山色自新。 偷闲时挟册,来访续书人。 |
吾闻读书人,惜气胜惜金。 累累如贯珠,其声和且平。 忽然低复昂,似绝反可听。 有时静以默,想见紬绎深。 心潜与理会,不觉咏叹淫。 昨夕汝读书,历响惊四邻。 方其气盛时,声能乱狂霖。 倏忽气已竭,口亦遂绝吟。 体疲神自昏,思虑那得清。 定能更隽永,温故而知新。 永歌诗有味,三复意转精。 勉汝讽诵余,且学思深湛。 |
书阁高几寻,其高不可知。 但见读书人,心与千古期。 藉此间旷地,端坐穷轩羲。 世尘飞不到,月霁光风吹。 况复揭扁榜,字画天下奇。 妙有指南处,世人那易窥。 昔闻堂上声,斩轮尝笑之。 而子得学省,不觉糟粕遗。 终日几案乐,舍此归其谁。 |
...章教尔曹。 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。 少小须勤学,文章可立身。 满朝朱紫贵,尽是读书人。 学问勤中得,萤窗万卷书。 三冬今足用,谁笑腹空虚。 自小多才学,平生志气高。 别人怀宝剑,我有笔如刀。 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。 将相本无种,男儿当自强。 学乃身之宝,儒为席上珍。 君看为宰相,必用读书人。 莫道儒冠误,诗书不负人。 ... |
细袜宫鞋巧样新,殷勤寄语读书人。 好将稳步青云上,莫向平康漫惹尘。 |
诗囊剑术走风尘,要买桑麻二顷春。 可笑田连阡陌者,元非识字读书人。 |
儒生骨朽名犹在,高冢相望已乱真。 只认夜深萤聚处,便应泉下读书人。 |
惠施说万物,盘特忘一句。 寄语读书人,呶呶非胜处。 |
山雨洒春城,潗潗声颇急。 窗下读书人,横编揭阴湿。 高鸢饿独叫,远燕寒双入。 南园有桃杏,尽抱群梢泣。 |
儒生骨朽名犹在,高塚相望已乱真。 只认夜深萤聚处,便应泉下读书人。 |
江月不受尘,风竹俨相倚。 窗间读书人,日用亦如是。 泾渭岂同流,天地果一指。 客来问如何,南山有云起。 |
一双幽色出凡尘,数粒秋烟二尺鳞。 从此静窗闻细韵,琴声长伴读书人。 |
美人自刎乌江岸,战火曾烧赤壁山,将军空老玉门关。 伤心秦汉,生民涂炭,读书人一声长叹! |
珊珊媚骨吴兴体,书法由来见性真。 不识恩仇识权位,古今如此读书人。 |
读书人报来,岂在之乎者。 孔子与周公,皆不及门也。 |
牧羊山下动成群,啮草眠沙浅水滨。 自免触藩羸角困,应无挟策读书人。 毡裘冬猎千皮富,湩酪朝中百品珍。 生计不赢衣食足,土风犹似茹毛纯。 |
当年张李国长城,翻向天涯问大钧。 争似圣朝公道在,庙堂端要读书人。 |
当年济北辞黄檗,索火之机屈未伸。 今日子孙开活眼,老南元是读书人。 |
君臣大义等乾坤,兄弟何曾系大伦。 齐霸分明诛子纠,唐宗决裂用雠臣。 向时诸老空饶舌,何物狂生又犯鳞。 一自蒋坡新语出,斯知世有读书人。 |
钟山窈窕转龙身,小屋低松次第新。 试觅定林依旧在,只无当日读书人。 |